2025 年4月26日 星期六
復活慶期第七日
我們不能不宣講
致候辭
如果我們真的在信仰中與復活的主相遇,什麼都無法阻止我們去宣講祂和祂的福音。不過,比我們講的任何話語都更有力、更令人信服的,是我們的態度和做法所凝成的語言。這曾是宗徒們的體驗,也應該成為我們的。我們雖與其他人過著同樣的生活,做著同樣的事情,但如果我們真的與基督相遇了,就會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去對待它們。
集禱經
我們的天主和父,
祢的聖子耶穌,
曾以我們的血肉,
生活在我們中間。
祂為我們而死,
祢卻使祂重返生命。
願我們盡可能體驗到祂的真愛與臨在,
好使自己從不停止
去宣講我們所見所聞的事,
並使人們能歸光榮於祢、我們的天主;
以上所求,是靠主耶穌之名。
宗4:13-21
那時,猶太人的首領、長老和經師,看到伯多祿和若望的膽量,並曉得他們是沒有讀過書的平常人,就十分驚訝;他們既認出他們是同耶穌在一起的,又看見那治好了的人,同他們一起站著,都無言可對。遂命他們暫且離開公議會,彼此商議說:「對這些人我們可以作什麼呢?因為他們確實顯了一個明顯的奇蹟,凡耶路撒冷的居民都知道了,我們也不能否認。但是,為叫這事不再在民間傳播,我們當恐嚇他們,叫他們不可再因這名字向任何人發言。」遂叫了他們來,嚴令他們絕對不可再因耶穌的名發言施教。伯多祿和若望卻回答:「聽從你們而不聽從天主,在天主前是否合理,你們評斷吧!因為我們不得不說我們所見所聞的事。」議員們為了百姓的原故,找不到藉口來處罰他們,就把他們恐嚇一番,予以釋放了,因為眾人都為所發生的事光榮天主。
詠117 上主,我稱謝祢,因為祢俯允了我。
谷16:9-15
在一週的第一天的清晨,耶穌復活了,首先向瑪利亞瑪達肋納顯現;祂曾經在她身上逐出七個魔鬼。她去給那些從前和祂在一起的門徒們報告,那時他們正在哀悼哭泣,他們聽說耶穌復活了,且向她顯現,但是他們都不相信。這事以後,祂又用另一種形象,顯現給其中兩個往鄉下去的門徒。他們就去給其餘的門徒報告,那些人還是不信。後來,那十一人坐席的時候,耶穌向他們顯現,責備他們的不信和心硬,因為他們沒有相信那些在祂復活後見過祂的人。祂又對他們說:「你們往全世界去,向所有的人宣講福音。」
信友禱文
——願教會能毫不猶豫地,向世界宣講它不樂意去聽的真理以及生活方式;我們同聲祈禱。
——願傳教士們和所有基督徒,以其生活方式,不斷宣講基督是生活的,且與我們相關;我們同聲祈禱。
——願我們永不厭倦地活出主復活的生命,並保持堅信和忠於耶穌的熱忱;我們同聲祈禱。
獻禮經
主天主,
請收納這麵餅和葡萄酒,
讓祢的聖子藉這些標記
生活在我們中間。
願祂將自己的力量分賜一些給我們,
使我們在生活的暴風雨中屹立不搖,
並活在得救子民的喜樂中;
因為主是生活的,
我們因著祂,也是生活的,
從現在直到永遠。
領聖體後經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
祢的聖子揀選了我們作祂的同伴。
願人們在我們身上認出祂來,
並願我們在以行為使他們相信,
祂與我們同在,
而且祢聯合聖神,
從現在直到永遠都是我們的天主之時,
能接納祂。
降福禮
復活節後的這一周,使我們沉浸在對復活之主的信仰當中。願此信仰,真正成為我們的信念與生命的核心。主已復活!即便在此刻,我們也與祂一起,逐步邁向在基督內一種更美妙的新生命。願我們藉全能天主,聖父、聖子、聖神的降福,駐留在此確定性和喜樂內。
反思
本段福音中充滿了不信。瑪達肋納的話沒人相信;厄瑪烏兩位門徒原先也不信;後來聽了他們宣佈的人仍然也不信。相信耶穌的復活真的就這麼難嗎?耶穌的復活,並不是毫無徵兆地來臨的,除了舊約早有預言之外,耶穌生前也多次強調。但相信耶穌復活,絕不僅限於相信祂死而復活,同時也要相信、接受祂所教導及所許諾的一切。前者可能是毋須太大成本的相信,後者則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畢竟毋須成本的相信真假難辨;反言之,如果無法相信耶穌所教導及所許諾的一切,則不算真正相信耶穌已經從死者中復活了!
====================
復活節八日慶期星期六
如果你感到被主呼召,不要懷疑...
谷 16:9-15
耶穌復活後向人們顯現時,他們並不容易認出祂。瑪利亞瑪達肋納誤以為耶穌是園丁(若20:15)。許多門徒害怕他們看到的是鬼魂(路24:37);耶穌在往厄瑪烏的路上 「用另一種形態 」向兩個門徒展示自己(谷16:12)。
「眼見為實」,這是一句古話。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說法,視覺被認為是「我們主要知識的來源」。但這種視覺不足以認出復活的基督;它需要用心靈來看,而不是用肉眼。聲稱見過顯現的人給我們的印象是他們有非凡的信仰,這是一個錯誤的假設。但是,請記住耶穌告訴多默和其他門徒的話:「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了!」
聖多瑪斯阿奎那說:「我們無法掌握天主是什麼。」恰恰相反:天主掌握著我們;我們被天主佔有。無論是用我們的肉眼還是用我們的頭腦 — 我們都無法理解祂 。
我們只能與聖保祿一起以為厄弗所人的禱文;希望他們能通過 「認識基督的愛 — 這超越一切的愛 — 為使你們充滿天主的一切豐盛」(弗3:19)。
今天的福音有三個見證人:第一個,瑪利亞瑪達肋納報告,耶穌復活了,而且還活著,但是「他們不相信」。第二個是門徒們往厄瑪烏的見證,但是,「那些人還是不信」。 但在第三件事中,耶穌將傳揚福音的長遠計畫委託給這群仍然不相信或仍然懷疑的門徒。「你們往全世界去,向所有人宣講福音。」
顯然,你不需要一個完美的信仰來加入耶穌的使命,它是你出去宣講時已給了你的。耶穌的信德是供他們在路上使用,它不是保存在檔案中的證書。如果我們感到被召叫為主工作,就去做,恩寵會在你出去的時候賜給你。恩寵不是為明天而給予的,它總是為了當前一刻的。
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中寫道。「每個基督徒,在他所處的任何地方和情況下......任何人都沒有理由認為這個邀請不是為他們而設的,因為「主的喜樂是帶給大家的,人人有份。」上主不會讓敢於嘗試的失望;每當我們向耶穌走近一步,便意識到祂已在那裡,張開雙臂迎接我們。」(EG 3)。
===============
2025 年 4 月 26 日
復活節八日慶祝期星期六
如果你感到被主召喚,不要懷疑。
馬爾谷福音 16:9-15
耶穌復活後,跟隨祂的人很難認出祂。瑪利亞瑪達肋納誤以為祂是園丁(若 20:15),門徒驚慌害怕,以為見到鬼魂(路 24:37)。前往厄瑪烏的路上,耶穌以另一種形像出現,他們卻沒有認出祂(谷 16:12)。這突顯了一個更深層的真理:要認出復活的基督,需要用心去看,而不只是用肉眼去看
「眼見為真」是一句俗語,但信心並非只靠肉眼所見。耶穌告訴多默說:「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人,是有福的!」。信心是一種恩賜,不是我們感官或智力的產物。正如聖多瑪斯阿奎那指出的,我們無法掌握神,而是神掌握我們。我們的理解力有限,但祂的恩寵填補了我們的不足。
在今天的福音中,有三個見證證實了復活: 瑪利亞瑪達肋納、厄瑪烏路上的門徒,最後是耶穌自己。儘管這些門徒心存疑慮,耶穌仍將祂的使命託付給他們:「你們往全世界去,向所有的人宣講福音」。 這說明了完全的信心不是事奉基督的先決條件;當我們履行祂的使命時,就會賜予信心。
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每一位基督徒,在任何情況下,都蒙召享受這種喜樂。那些為基督冒險的人不會失望。恩寵不是為明天而賜,而是為今天而賜。就像伯多祿和若望一樣,我們必須堅守信仰,拒絕妥協。願我們擁抱這份恩賜,勇敢地生活出來,並相信主會在過程中裝備我們。主啊,求你堅固我的信心,幫助我勇敢地宣講。亞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