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和希望的話語
費爾南多‧阿梅利尼神父 Fr Fernando Armellini
的釋義 英文;西班牙文及繁體字幕 (選擇字幕)
* Original voice in Italian, with Subtitles in English, Spanish & Cantonese
Videos subtitled and Voice Over in the same languages are also available.
大家主日好
每年四旬期的第二個主日,禮儀都會讓我們反省耶穌顯聖容。這是福音書中最著名的內容;我們都知道這個傳統上認爲發生在大博爾山的故事。大博爾山是一座宏偉的山峰;它聳立在埃斯德賴隆(Esdraelon)平原的中間,是一座自古以來的聖山。迦南人大約在基督之前2000-3000年,就已經爬上這座山去向他們的神明獻祭。山上長滿了 橡樹和篤耨香樹。
基督宗教傳統將耶穌顯聖容之事設定在大博爾山上。早在第三世紀,這座山上就建了一座小教堂,後來拜占庭人來了,爲了紀念伯多祿想要建造的三個帳篷,那裏又建了三個小教堂。現在位于這座山頂的教堂,即安東尼奧-巴魯斯在1924年建造的教堂,有三個小堂:按照拜占庭傳統,在梅瑟堂和厄裏亞堂的上面建了兩個側塔。
這段描述通常被認爲是對天堂的一種瞥見,耶穌讓其三個門徒優先去了那裏。但是,如果我們這樣解釋,我們可能會有點羡慕那三個如此幸運的人。我們也可能會懷疑這是不是一個幻覺,但如果是的話,那它對我們而言就沒有任何意義。讓我們說清楚:這段文字不是對一個物質事實的叙述,而是一頁神學和教理講授,是用聖經圖像寫成的。我們將試著理解這些圖像,對其進行解碼,將其轉化爲傳達給我們今天的生命的訊息。
爲什麽這段叙述總是被放在四旬期第二主日來讀?很容易明白其中的原因。教會想讓我們做好準備,以正確解讀復活節的那段叙述。我們將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聽到什麽?有關耶穌的苦難與復活的叙述,一個智慧、善良、慷慨的人,却以失敗告終。如何解讀他的生命、他的失敗?如果他安靜地留在納匝肋,就不會有人打擾他。發生了什麽?事情是這樣的,他想改變世界,那他就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古代世界的權力中樞,他們想要延續他們的統治,他輸了。面對宗教機構的權力中樞,他輸了。他讓自己成爲狼群中的羔羊,在一個競爭的社會中,他們試圖制伏最弱者;他是一隻羔羊,他輸了。
在這個世界上,誰受欽崇,受贊賞?不是失敗者,而是勝利者,是統治者,是受他人服務的人。並且,在這個世界上,奴隸,即那使自己成爲僕人的人,是沒有價值的,什麽也不是。這就是人們的想法。耶穌是一個失敗者,那麽,就不鼓勵人去跟隨他,去成爲他那樣的人。情况就是如此,那麽人們的判斷公平嗎?我們很清楚,我們第一代信仰內的弟兄在理解十字架方面有困難。他們不希望用它作象徵。我們知道,第一批基督徒以錨、魚、鵜鶘、孔雀爲象徵,但不以十字架爲象徵。只是到了第四世紀,在君士坦丁時代,十字架才開始成爲基督徒的象徵,因爲十字架是失敗的象徵,受人嘲笑。
這段叙述是路加在多米提安(Domitian)時代所寫。在背景中,我放置了非常有名的帕拉蒂諾塗鴉。它是在對「pedagogium」的挖掘中發現的,「pedagogium」是一所培訓皇家年輕男侍的學校,這些年輕人來自羅馬上層社會。這幅塗鴉是多米提安(Domitian)時期的作品,正是路加編寫其福音書的時期,它描繪了什麽?有一個人被釘在十字架上,他的頭是驢頭,然後是一個朝拜他的信徒,還有一行希臘文題辭:「Alexamenos cebete zeon」,意思是:亞厲克門羅(Alexamenos)朝拜他的神。當然,Alexamenos是我們的兄弟。他的同僚們嘲弄他。他們畫了這個塗鴉,說:「這就是Alexamenos所朝拜的神,一個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驢頭人。」十字架是罪過的象徵。
保祿在給格林多人的信中說:「注意……這不是失敗,不是猶太人所認爲的絆脚石,也不是外邦人所認爲的愚妄,它是智慧的記號,這智慧不是這個看重贏者和支配者的世界的智慧。天主的智慧恰好相反,偉大在于服務。」爲了讓團體的基督徒明白這一點,也爲了今天的我們,聖史並沒有使用論述的手法。閃族人不用推理論述,而是寫故事。通過一個故事,聖史路加邀請我們以正確的方式解讀發生在耶穌身上的事情,不要受人們的標準和判斷所誘惑。
讓我們聽聽這段叙述是如何開始的:
講了這些道理以後,大約過了八天,耶穌帶著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上山去祈禱。正當他祈禱時,他的面容改變,他的衣服潔白發光。忽然,有兩個人,即梅瑟和厄裏亞,同他談話。他們出顯在光耀中,談論耶穌的去世,即他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
「講了這些道理以後,大約過了八天」,一般來說,在福音書中,這些情節是並列的,沒有注明時間。這裏有一個參照,即耶穌八天前所說的話。聖史是想邀請我們去看看耶穌說過的話,以瞭解他之前說了什麽,而現在又要講什麽。耶穌已經清楚地宣告了等待他的結局。他說: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弃絕,並要被殺;但事情不會這樣結束,因爲我交出的生命最終將進入復活的光榮。他隨即對在場的所有人補充說:誰若有興趣做出與我相同的生命選擇,即我向你們所提議的,該弃絕自己。
在做選擇時,你們不應考慮個人利益,而應考慮兄弟姐妹的生命需要。我們聽到過許多生命提議。有些人說:「享受生活吧……堅持自己,找到一種方法使自己受欽佩,被認爲是這個世界的神。」而耶穌提出了他的建議。問題何在?在于我們無法具體證實耶穌是對的。我們沒有確切的證據……于是就産生了疑問……「如果我聽從他,那麽到最後,我不會爲沒有像許多人那樣享受生活,沒有考慮自己,沒有做我喜歡的事,而後悔嗎?」
這是信仰,沒有任何證據。一切都基于信德,基于對他話語的信任。「我信靠你。」路加想幫助他團體的基督徒,以及今天我們,理解耶穌的提議。他做了什麽來說服我們?他叙述了門徒們的靈性旅程。我們很清楚,當耶穌談及這些時,他們捂住耳朵,閉上眼睛,他們不想看耶穌去哪裏;他們想繼續培養他們的夢想。伯多祿做出了反應,他告訴耶穌:「這不是所說的那條路……這是魔鬼的建議……你必須成爲一個得勝者。」
門徒們走的是哪條路?不是所有門徒,而是一小群,先于其他人,開始明白耶穌提出的選擇才是正確的選擇。聖史以什麽圖像,叙述了他們的這段靈性旅程,即今天的我們也被建議去走的旅程?首先,他們跟隨耶穌到了山上。
那是什麽山?它不是一座物質的山,不是大博爾山,而是天主的世界。耶穌引入了一群比其他人先到的門徒,他們要被天上的光所照耀,被天主的思維所滲透。他們離開平地,上了山。這平地是指什麽?是指人人所生活的地方,在那裏,每個人都按照這個世界的標準、判斷、價值尺度做出反應。具體來說,平地上的成功人士是通過他的銀行賬戶、汽車、房子,以及在電視、報紙和社交媒體上的知名度來評估的……按照這些標準,耶穌的價值何在?他是個失敗者……他無家可歸,沒有財産。在世人眼中,耶穌什麽也不是。只要耶穌留在平地上,他就會被這樣評判,是個好人,但不值得追隨。
要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這個人,必須上山。而在山上會發生什麽?祈禱。我們在叙述的開始就已經聽到,耶穌上山去祈禱。只有路加講了耶穌上山的原因,甚至這三個門徒開始看到耶穌面容的改變,也是在祈禱中:「正當他祈禱時,他的面容改變」。
一群門徒開始看到的耶穌面容的改變是指什麽?是指他們脫離了衆人的思維方式而開始明白,主那被毀壞的面容,他所宣講的面容,改變了,並且閃閃發光。失敗者的面容變成了勝利者的面容,因爲他們開始用天主的眼光來看待那面容。在山上,一切都改變了。判斷被反轉了。
如果我們想用天主的思想來調整我們的思想,就有必要培養這些祈禱的時刻。其意思是在安靜中親近基督。當一個人被混亂所迷惑,被不斷響起的手機鈴聲所迷惑,被平庸所迷惑,被交流瑣事和談論廢話所迷惑時,其思想是不可能與天主的思想一致的。如果我們允許自己被捲入這個世界通過社交媒體所開辦的虛榮展覽會中,那麽我們就無法進入天主判斷生命的思維方式。
這是邀請我們接近基督,就像這三個人一樣,把福音拿在手裏,開始反省,形成一個判斷的標準,不同于人的標準,人的標準會導致我們遠離成功的生命選擇。然後,人們意識到,那些面容不像納匝肋人耶穌的人,其面容是毀壞的,是可怕的,因爲加入競爭的人、尋求壓制他人而不是爲他人服務的人,其面容不是人的面容,而是壓制最弱者的猛獸的面容。這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競爭生活,在這裏,最重要的是贏。耶穌已經提出了他的建議。我們只有進入天主對成功生命的看法,才會以不同的方式看這面容。
「他的衣服潔白發光」,衣服在聖經的象徵意義上表示我們在一個人身上看到的一切,也就是他的行爲。這是一件潔白發光的外袍;它是光的象徵,是天主之光,是在耶穌身上圓滿呈現的愛之光,是我們必須爲之作證的光。它就是聖神的生命之光,如果我們迎接它,它就必在我們身上發光。耶穌說:「你們是世界的光。」這光必須在人前照耀,使人看見他的善行。耶穌在平地上所穿的衣服是什麽?不是一件價格高昂的外袍,而是一塊奴隸的束腰布。在希臘-羅馬社會,奴隸是被鄙視的,當然,這不是人的理想。這塊束腰布是不同的,按照天主的判斷,它是皇家的衣服。
還有兩個人出現了,梅瑟和厄裏亞。這兩個人物是誰?我們記得他們,在舊約中,他們是上山去看天主的光榮的兩個人。梅瑟想看天主的面容,天主告訴他:你不能見我的面;你到山洞裏去,用手遮住眼睛;過去以後,你就見不到我的面,只能見到我的肩。人可以看見天主的面容,但是,是指看見指天主經過的地方。然後,他就能看見祂的光榮,因爲天主在祂經過的地方留下了祂愛的標記。
厄裏亞也曾上山去看天主的面容;他想像,天主在可怕的力量中、在地震中、在急速的風中顯示自己。天主的光榮在輕柔的微風聲中顯現。他們還沒有看到天主的真面容。當他們都被提到天上時,他們看見了。我們記得厄裏亞被抓入火戰車中的故事。梅瑟也被抓了。聖經沒有告訴我們這些,但在Josephus Flavius所提到的傳統中是這樣的。他們被抓到天上後也看到了天主的面容。
現在他們在山上,因爲他們必須爲這位按照天主的看法,已經取勝的真人作證。梅瑟曾說:上主有一天要給你派遣一位像我一樣的先知。不聽信他的話的人將被從人中鏟除。厄裏亞必須回來宣告默西亞出現了,必須在默西亞到來之前。這就是現在見證納匝肋人耶穌是天主的默西亞的兩個人。這兩個人也代表以色列的所有聖書,梅瑟代表《托拉》,即法律五書;厄裏亞代表所有先知書,即上主的啓示。他們證明了耶穌是符合天主旨意的人,是真天主子。他們在說什麽呢?關于他的出谷,即耶穌要在耶路撒冷完成的出谷。這是什麽意思?意思是:經書、梅瑟五書、先知書,即梅瑟和厄裏亞,他們證實了耶穌剛剛所宣布的,即他必須受許多苦,並被他們殺害,但出谷不會結束于墳墓中,而是在光榮中,在生命的圓滿中。
耶穌也領受了光,這光揭示了父要他履行的使命。耶穌也在讀經和祈禱,從而明白了他必須進行的出谷。現在,讓我們看看門徒們對有關主的面容的這一新啓示的反應:會是怎樣的呢?
讓我們聽聽路加所告訴我們的:
伯多祿和同他在一起的,都昏昏欲睡。他們一醒,就看見他的光耀和在他旁侍立的兩個人。那二人正要離開時,伯多祿對耶穌說:「老師,我們在這裏真好!讓我們搭三個帳棚:一個爲你,一個爲梅瑟,一個爲厄裏亞。」他原來不知道說什麽了。
現在,我們確實明白了聖史路加想通過講述耶穌這三個門徒的屬靈經驗來告訴我們什麽。他想告訴我們,如果你沒有和他們一樣的親身經驗,即有關耶穌改變面容的經驗,如果你沒有親身經驗到耶穌顯聖容,你就不能成爲他的門徒;如果你不能從十字架上那個爲愛付出生命的人的臉上看到基督的光輝面容,你就沒有真正皈依祂。
如果你還沒有看到那件衣服變成了一件皇家的衣服,光榮的,閃耀著神聖的光,你就不可能選擇穿上僕人的衣服。現在,發生了什麽?這三個門徒的屬靈經驗在繼續。這是路加告訴我們的。他們陷入了夢中,這是一個什麽樣的夢呢?「昏昏欲睡」,指你的眼睛變得沉重,慢慢地就閉上了,就什麽也看不到了。
路加想說的是什麽?意思是說,當你面前有一張粗糙且頭戴荊棘茨冠的臉時,要觀察到一張榮耀的臉是不容易的。這三個門徒瞥見了神聖的光榮,但隨後他們的眼睛又變暗了,他們開始以那些沒有上過山的人的眼光看待事物。這個夢指出了內化天主的標準和判斷的困難。很容易就又將自我膨脹視爲偉大,將欺騙性的外表視爲美麗。保祿給羅馬人寫信說:「現在已經是由睡夢中醒來的時辰了」,擺脫精神上的昏昏欲睡,因爲很容易再次陷入世界的黑暗。
現在梅瑟和厄裏亞與耶穌分開了,當他們分開時,伯多祿提出了一個相當奇怪的建議,即建三個帳篷。這個圖像的含義不容易確定,但毫無疑問,它指的是出谷的經驗,因爲我們正在談論的是耶穌的出谷,而門徒們被建議去踐行的出谷,就是跟隨他。搭帳篷……人想搭帳篷,意味著他想停下來;你不會搭完個帳篷就離開。
爲什麽伯多祿想留下來?他明白耶穌的提議,即跟隨他,但他被誘惑要停下來。我們的屬靈經驗幫助我們去理解。因爲我們都被造得很好,當我們聽到福音時,我們立即聽到有一個聲音說:「就是這樣……照耶穌告訴你的去做,放下你的生命。」但是當我們明白了,我們就會想要停下來。這還不够,我們需要前行,我們需要把這屬靈的經驗轉化爲現實生活;我們需要把它實際化。我們不願意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因爲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社會衝突、家庭鬧劇,使我們心生恐懼。然而,我們的生命不能止步于聆聽天主聖言。
與天主的健康關係,不會導致我們退縮至自我,不會把我們封閉在貧脊的精神親密中,而是推動我們與兄弟姐妹相遇。耶穌把我們帶到山上,以便我們在兄弟姐妹中回到改變面容的時刻。故事以來自天上的聲音結束,這聲音建議這三個門徒,也建議我們該做什麽。
讓我們來聽聽:
他說這話的時候,有一片雲彩遮蔽了他們。他們進入雲彩時,門徒們就害怕起來。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他!」正有這聲音時,只見耶穌獨自一人。在那些日子,他們都守了秘密,把所見的事一點也沒有告訴任何人。
路加現在在他的叙述中引入了一個新的聖經圖像。雲彩這個圖像經常重複出現,特別是在《出谷紀》中;這是天主臨在的圖像。天主很少以太陽的形象出現,而是經常以陰影、以雲彩的形象出現。我們明白爲何以色列民在陰影和雲彩的圖像中感受到天主的臨在和保護。他們在曠野中行走,太陽使他們非常煩惱,借著陰影和雲彩,他們覺得受到了保護。
這是我們可以在聖經中看到的圖像。當梅瑟上山的時候,山頂被雲遮住了,因爲天主在那裏,要與梅瑟說話。而且,當梅瑟和天主的會幕建好時,會幕上也有雲彩遮蓋。雲彩所在,就是天主臨在的標記,天主與那人同在,這就是發生在這些門徒身上的事。他們被引入這個屬靈經驗,明白了他們的主將要有一個怎樣的出谷。從雲中傳來一個聲音。
當門徒們意識到耶穌向他們提出的道路時,他們感到很害怕。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他!」這是耶穌受洗那天聽到的同一個聲音,但這裏補充了一句話:「你們要聽從他!」之前那裏只提到他是祂的兒子,是祂所揀選的,是完美再現天父面容的那一位。這裏作了補充:「你們要跟隨他,聽從他!」這是天主對耶穌將要經歷的一切的解釋。對人們而言,他將是一個失敗者,但對天父而言,他是真天主子,是被揀選的一位,是祂所喜悅的忠實僕人。要聽從他;即使他提出了很困難的路,狹窄的路,看似矛盾的選擇,也要聽從他。
最後,再次提一下那八天。在平行參照文裏,馬爾谷說「六天以後」,但路加却說「八天」。對于基督徒來說,數字8有其確切的含義;它是逾越節的日子,是團體聚在一起聆聽天主聖言及分餅的日子。
這就是路加所說的 「八天」的意思。他說,每個星期日,門徒們聚集在一起,慶祝聖祭禮儀,他們上山,在山上,他們看見主的面容改變了,他成爲了餅,獻出了自己的整個生命,並向他們提議:「將你們的生命和我的生命結合在一起。」來自天上的聲音告訴我們:「如果你想保全你的生命,如果你想成爲天父的兒女,就要聽從他。」
祝大家主日好,並過好新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