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和希望的話語
費爾南多‧阿梅利尼神父 Fr Fernando Armellini
的釋義 英文;西班牙文及繁體字幕 (選擇字幕)
* Original voice in Italian, with Subtitles in English, Spanish & Cantonese
Videos subtitled and Voice Over in the same languages are also available.
大家主日好。
我相信上主日福音中我們聽到的比喻中最後一幕還記憶猶新。主人以嚴厲的懲罰威脅那沒有履行職責的僕人,他要受重重的責打。我們注意到在希臘原文中沒有說是嚴厲的懲罰,而是「διχοτομήσει」即將被斬爲兩段。這是當時所施的懲罰所暗示的原始圖像。
但比喻的真理是嚴肅的;這是邀請我們考慮到我們的生命將在最後受到主的審判,她將被斬爲兩段:我們按照福音生活的是一段另一段是我們允許自己受世俗誘惑的那一段。在瑪竇福音中,這種分離所用的圖像是我們更熟悉的,即分開綿羊和山羊。
我們要謹記不是分開好人和壞人,而是每個人的生命要被一分爲二:我們爲愛生活的時光;所以,當我們像羔羊一樣,給饑餓的人食物,給口渴的人水喝,給裸體的衣服穿;有的時候我們對弟兄姐妹關閉心門,即我們像山羊一樣。我們必須把這真理銘刻心中,這樣我們就不會在最後非常驚訝的看到我們的大部分人生都從天主的歷史中被抹去了。
我回顧上主日福音的結尾是爲介紹今天的訊息今天我們將聽到耶穌再次講到分裂,但不是最後發生的分裂,而是祂今天在世界上以祂徹底的福音提議所要達成的。祂沒有把我們單獨留下。
讓我們聽聽祂給我們帶來什麽:
那時,耶穌說:「我來是把火投到世上,我多麽希望它已經燃燒起來!我必須領受一種洗禮,我是多麽焦急,期待此禮完成!」
在我們剛聽到的福音中,耶穌用了兩個圖像:火和洗禮。第一個指祂從天父領受了把火投到世上的使命。第二個是洗禮,我們將看到洗禮指的是爲完成使命祂將要付出的代價。爲了以祂的火開始一個新世界的選擇,祂將以生命爲代價。火總是喚醒人們心靈深處的情感。我們也經驗到,比如有一天,遠離家人,我們手中拿著一本書站在火旁,很難集中精力閱讀,因爲火不斷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我們在各個民族的傳奇和神話中可以找到這火的圖像。我們記得普羅米修斯從神那裏偷了火;這表明從遠古開始,人們就已經感受到在火中有某種天上的、神聖的東西存在;不奇怪這圖像也常在聖經中用到。爲了理解耶穌的話,我們必須回到舊約希伯來文中火是「esh」,在這個詞當中我們聽到了火焰的聲音。這個詞在聖經中出現過大約400多次。
首先,聖經中的火是神聖的圖像。在《約伯傳》第一章中,閃電被稱爲是「天主的火」因爲它自天降下。在曠野中,陪同以色列人的火柱是天主臨在的標記。還有在黑夜裏出現的火焰,當天主和亞巴郎訂立盟約時,火焰經過被切開的動物。還有在《出谷紀》中,當梅瑟上山,天主如火降到西乃山。但如我們記得的最有名的記述是燃燒却沒有被燒盡的灌木叢。在《申命紀》第4章中寫到天主是吞噬的火焰。
還講到神臨在于人們中時也用到火的圖像。如果天主是火,在人內的神也以同樣的圖像體現。因而,耶肋米亞感覺到天主的話在他內燃燒以致于他必須向人們宣講「這燃燒的火熾熱我的骸骨。」他努力控制它,但却失敗了。因而,火是我們在舊約中找到的第一個圖像。
火是神的標記,但火不僅用來烤麵包或取暖,它也燃燒並成爲淨化的標記;火把所有干擾和虛假的東西燒掉。在聖經中,火被用作天主介入清除所有邪惡的圖像。一個例子就是索多瑪和哈摩辣被天火焚毀。天主介入打擊世界上存在的道義腐敗是淨化的火。
這圖像我們後來在新約中也可以找到。首先在洗者若翰身上。在耶穌的公開生活之前,洗者若翰宣布:「祂要以聖神和火給你們施洗。」 祂手裏已拿著揚穀鏟要清理自己的禾場,把麥粒收進祂的倉裏;至于糠秕,要用永不熄滅的火焚燒。所以,耶穌要用火來淨化。現在我們可以明白當耶穌說祂來是爲把火降到地上是什麽意思「我多麽希望它已經燃燒起來!」
這是什麽火?有一種火是耶穌不願聽到的;那就是用來懲罰那些拒絕祂的人的火。我們記得祂責斥想要燒掉撒瑪黎雅的載伯德的兩個兒子。耶穌渴望祂的火把世界點燃,但不可能是焚毀惡人的火;也不可能是地獄的火,祂從未這麽講。祂的火是另外一種。耶穌來到世界上不是爲了燒掉作惡的人。有人認爲淨化邪惡世界的方式就是燒掉邪惡的人,但如果我們燒掉作惡的人,沒人會被留下。耶穌用來淨化世界的火是另一種。
當祂說把莠子捆起來投入火中時也說到火。天主將派祂的天使來捆起祂的天國的醜聞並把他們投入熾熱的火爐裏。被燒掉的莠子是什麽?再說一次,燒掉的不是人,而是在每個人內存在的莠子;不是單數的莠子,福音中用的是複數;很多莠子不可避免地和好的麥子一起生長。在有的人內,有很多好的麥子,少數莠子;然而,在其他人當中,麥子很少,莠子有很多。
如果我們想知道有關這些莠子的說明,我們只需去重讀聖保祿在《迦拉達書》第5章中所提到的本性私欲的作爲:即淫亂、不潔、施行邪法、仇恨、競爭、不睦、嫉妒、爭吵…這些是阻礙麥子生長的莠子。他們將不可避免地一起生長;這就是我們的情况,但好消息是這些莠子將被耶穌投到世上的火燒掉。這是好消息;這是福音。如果壞人被燒掉那就不是好消息了;那是褻瀆。
耶穌對樹枝也用了火的圖像。不是壞人要被砍下燒掉;而是在我們每個人內的不結果實的部分;不結果實因爲他們沒有得到樹液即耶穌的聖神的活力。祂的火是祂的聖神。被燒掉的是我們生命中的那些枝條是那些浪費在我們自己瑣碎無聊的炫耀上、或甚至是一個罪惡的生命。當耶穌投到世上的火進入我們的生命時,所有這些東西都要被燒掉,只爲結愛的果實的枝條留下空間。
用聖保祿的圖像,當火進入人心時會毀掉「舊人」。 在《厄弗所書》中,作者說:你們該脫去你們照從前生活的舊人,就是因順從享樂的欲念而敗壞的舊人;當耶穌的火來到時,它燒掉舊人,産生新人。在《哥羅森書》中,他說:「不要彼此說謊;你們原已脫去了舊人和他的作爲,且穿上了新人基督。」
第二個圖像是洗禮。福音作者說耶穌處于痛苦中,直到這洗禮完成。福音作者用的動詞「συνέχομαι」意思不是處于痛苦中,而是强烈地渴望這洗禮得以完成。這洗禮的圖像和火相聯繫。耶穌確定要點燃這火,祂必須受洗。受洗就是浸入。浸入到哪裏?浸入到死亡之水中。祂的敵人已經準備了這洗禮的水爲能把這火永遠澆滅,這火就是祂的聖言,祂的愛和祂的聖神。然而,這水達到了相反的效果。所以,在復活節從這些黑暗的水中出來,耶穌開創了新人,由祂的火,祂的聖神的火所推動的新人。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明白耶穌的宣告:我多麽希望它已經燃燒起來!」這表明祂熱切地渴望看到在世界上和每人心中存在的莠子儘早被毀滅。耶穌所講的火在逾越節被點燃了,聖路加描述這火從天降下更新大地。在五旬節時,這火降到那些擁護基督的人身上。我們現在期待耶穌描述這新世界是舊約預言的實現:狼將與羔羊同住,豹子將與小山羊同臥,牛犢將與獅子一起放牧,戰爭的弓將被折斷,將向人民宣布和平,讓祂作和平之王,祂和平的王國將沒有盡頭。
這些預言是我們期待耶穌要告訴我們的現在已經成了真的;然而,讓我們聽聽祂向我們宣告的是什麽:
你們以爲我來是給世界帶來和平嗎?不,我告訴你們,是帶來分裂!從今以後,一家五口會分裂:三個反對兩個,兩個反對三個。他們將要分裂:父親反對兒子,兒子反對父親;母親反對女兒,女兒反對母親;婆母反對兒媳,兒媳反對婆母。」
聖路加告訴我們,在白冷城,當耶穌誕生的時候,天使宣告了主所愛的人享平安。在《厄弗所書》中說耶穌是我們的和平;然而在這裏,耶穌講的是祂的來臨所帶來的分裂和衝突,爲了描述它們,祂借用了米該亞先知有名的那段話,他講的是他所生活的社會的圖像那社會從基礎被動搖,他說:「兒子要侮辱自己的父親,女兒要反抗自己的母親, 兒媳要違抗自己的婆母;人的仇敵就是自己的家人。「耶穌用這個圖像宣告祂置疑的舊世界不會自動消失,那舊世界反對福音的新。新舊的衝突。
在耶穌用的圖像中舊人以父母、婆母來代表,表明對傳統的忠誠,「事情總是這樣做的。」 另一方面,新由新一代爲代表:兒子、女兒、和兒媳。從福音的開始,路加講的是耶穌將在世界上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分裂。
年邁的西默盎把嬰孩耶穌抱在懷中然後轉向瑪利亞說:「看!這孩子被揀選,爲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和興起,也是人們反對的目標,且有一把利劍,將刺透你的心靈。」這是利劍的著名預言,對此有很多的詮釋,但毫無疑問是宣告一個非常痛苦的分裂;就如我們知道的,發生在以色列人中間的分裂,因爲有人接受基督,其他人拒絕了祂。讓我們想想經師,聖殿的司祭,尤其是亞納斯和蓋法,他們看到經濟上爲他們如此便利的所有宗教禮儀被丟在一邊。
然而,我相信西默盎的這預言直指瑪利亞;按照她的父母的傳統,她很小就接受了教育,和若瑟一起,她很忠實地遵守了她的人民的傳統。她也發現很難理解並接受了她的兒子宣告的福音的新。聖瑪爾谷福音第三章中提到在耶穌公開生活的某個時刻,令人擔心的消息傳到了納匝肋,因爲耶穌和以色列人民的靈性領袖發生了衝突他們開始以爲祂是一個异端。情况變得很糟糕,以致于家裏的所有人,包括瑪利亞,想去找祂並把祂帶回家,他們說祂瘋了。爲他們很難接受福音的新;即使瑪利亞也是在逾越節之後才明白了一切。
看看我放在背景中的圖片裏如何體現耶穌和祂的母親分離。當祂决定離開納匝肋開始祂的公開生活時,不是在納匝肋而是在葛法翁一個非常痛苦的分離。當路加寫我們剛聽到的福音時,他關注的是他的團體的情况,那裏常常發生突然而痛苦的分裂有時這樣的分裂發生在同一個家庭中。想想當一個猶太人變成基督徒時會發生什麽;他的家人和他斷絕關係,以及由此帶來的一切後果,包括失去産業。讓我們今天也想想一個决定成爲基督徒的穆斯林所遇到的困難。這就是分裂。
讓我們證實這分裂在今天是如何産生的,遇到福音造成的分裂。每個人自己經驗到的第一個衝突是真福音,當福音沒有停留在道聽途說而是深入人心時,就不再讓人心安;而是造成不安,造成一種內在的不安,因爲它讓你留意到你試圖掩飾的自私,合理化你的懶惰,你的驕傲,毀掉你管理財産的方式,向你表明,其實你是一個名義上的基督徒,但你理財的方式和外邦人一樣。
福音把你適合所有情况的安靜生活拋在一邊,照亮你生命中所有的黑暗面;簡言之,福音不再讓你安心。如果你心裏沒有感受到這種衝突,說明你還沒有明白耶穌以祂的福音給你提議的是什麽。
第二個衝突:福音不僅讓我們的內在不安,也讓整個舊社會不安,舊社會建基于競爭、爬的越來越高爲能統治,自以爲是,囤積財物。福音是燃燒的火炬,它想要把所有不正義的結構都投入熊熊的篝火中,想要除掉所有非人的境况,歧視,腐敗。那些感覺到這火的威脅的人不會保持被動,而是試圖用盡手段阻止它。製造武器的人,比如,將受到福音的極大困擾;他們將反對真福音。那些有財物要保護,有樓房要看護的人不會和善地看待流通中的火種。
第三個必須考慮的分裂是發生在基督徒團體內的與真福音對峙。有人比其他人更敏感,將先抓住新並擁護祂;不要接受不斷宣講的虛假的天主圖像以及不要使福音訊息晦澀的宗教傳統和慣例永存。與那些和過去相連的人産生衝突不驚訝。
有的分裂是健康而必要的,當論到忠于福音時,這分裂甚至是痛苦的。一個新世界必須誕生,就像所有的誕生都是伴隨著痛苦的。耶穌在祂講話的結尾邀請我們意識到正在誕生的新世界的標記。讓我們聽聽:
耶穌又對群衆說:「你們一看見西方天空烏雲密布,就說:『暴雨來了!』果然如此。刮起南風,就說:『酷熱來了!』果然如此。假善人啊!你們能識別天地的氣象,怎麽不懂如何識別當前的世代呢?你們爲什麽不能自己判斷什麽是正義的事?當你和控告你的人去見官長還在路上時,應設法與他和解,免得他拉你到判官面前,判官將你交給差役,差役把你關在牢裏。我告訴你,直到你還清最後一文錢,你决不能從那裏出來!」
現在耶穌轉向群衆並觀察到他們非常精于預測天氣;如果他們注意到有雲或南風吹來,他們能判定第二天將是好天氣或雨天。祂責斥這些群衆不知道如何分辨時代的徵兆,沒意識到表明新時代誕生的記號。那裏有不可錯的記號:福音到達的地方魔鬼消失了;也有驚人的記號我們可以核實:在福音到來並被接受的地方,分歧化解了,戰爭停止了,和諧與平安將掌舵,關注弟兄姐妹的需要,尋求正義,建設的是生命不是死亡。
這召叫爲今天的我們也是有效的。我們如此專注于我們感興趣的記號,經濟,金融,時尚、良機,這些都不壞,但當遇到影響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選擇時,讓我們盡力維持同樣的判斷力。
正確地判斷時間並做對的事,耶穌以微笑結束祂的演講雖然在這個主日的讀經中沒有讀,但我們必須提出來,因爲這是耶穌的整個演講非常符合邏輯的結論。耶穌說當你和控告你的人去見官長,還在路上時,應設法與他和解,免得他拉你到判官面前,最後受到法官的審判。
問題是,在這個環境中,我們的對手是誰我們必須就什麽事情與其和解?讓我們想想:如果我决定報復冒犯我的人,我想讓他得報應;有對手告訴我不要那樣做,那與我做的選擇相反,阻礙我采取報復。這對手是福音。如果我能靠狡詐積累財物,那裏就有反對我的人,他拍我即將伸出去拿錢的手;這是福音。如果我决定搞個婚外情,有一個對手告訴我別那麽做。這對手就是福音,耶穌告訴我們要和福音統一步調,要不然,當你站在法官面前時,這福音將控告我們,那將太晚了,因爲你不能挽回你犯的錯誤;你的一部分生命被抹掉了。
你將不會被指責,但福音將告訴你你已經犯了錯誤,你錯過了生命中愛的良機。
祝大家主日好並過好新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