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與我們的天父交談
把你的生命放在祈禱中
致候詞 (參閱 羅8:14-15)
因為凡受天主聖神引導的,都是天主的子女。
我們所領受的聖神,使我們成為天主子女的名分;
並使我們呼喊:阿爸,父啊!
願這聖神常與你們同在。
答: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導言
我們孩童時學到的第一篇冗長的禱文,而現在仍是我們最常用的,應該就是「天主經」。這不僅僅是我們常用的,對我們或者對耶穌來說,不是一句溫暖和溫柔的話語,還是一種信任和親密關係的呼喚嗎?偕同耶穌,我們站在天父面前,聖神在我們心中,我們呼喚:「阿爸,父啊!」
如果祈禱不僅只是生活中的一部份,我們可以更容易地祈禱。有些時候,我們會保留某些地方,某些特殊的場合和時間來祈禱。祈禱不是一種從上主那裡獲得恩典的方式,而是向天父,耶穌或聖神表達我們對上主的信任,談論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困難和喜樂,將我們在世或離世至親交託給祂,甚至向祂說出那些給我們帶來麻煩的人。同時要記住,在祈禱時我們不是強行要求上主接納我們的要求,而是我們懇求祂讓我們可以遵行他的旨意。我們在多久以前有這樣的祈禱呢?
懺悔禮
「請寬恕我們的罪過,因為我們也寬恕得罪我們的人」
這是我們今天在聖體聖事中的祈禱。
(默想片刻)
主耶穌,你教導我們上主是我們慈愛和寬仁的父親,
我們可以信任地與他談話:
上主,求祢垂憐。
答:上主,求祢垂憐。
耶穌基督,祢把我們聚集在一起;
偕同祢向我們在天上之父,獻上所有的感謝和讚美:
基督,求祢垂憐。
基督,求祢垂憐。
主耶穌,你原諒了我們,
並向我們宣佈為了和平與修和的時候已到:
上主,求祢垂憐。
答:上主,求祢垂憐。
上主,求祢垂憐我們,
並帶走我們所有的罪過。
讓我們成為寬免與和平的使者,
並帶領我們走向永生。
答:亞孟。
集禱經
讓我們以耶穌教導我們的方式,
簡單地向天父祈禱。
(默想片刻)
上主、我們的父親,
我們請求祢的兒子教導我們應如何祈禱,
祂告訴我們要信任地和祢交談。
在我們尋找到祢之前,
讓我們大膽地、堅持地和不斷地,
為我們的需要向祢祈求,
直到以祢的慈愛給予我們。
不要讓我們忘記也要為他人的需要祈禱,
首要是為了祢、祢的旨意和祢的王國祈禱。
因我們主耶穌之名,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答:亞孟。
讀經一:堅持和信任的祈禱
在亞巴郎堅持的祈禱中,公正的上主願意為了少數善良的人而饒恕了罪惡之城。
創世紀 18:20-32
那時候,上主說:「控告索多瑪和哈摩辣的聲音,實在很大;他們的罪惡,實在深重!我要下去,看看他們所行的,是否如同我所聽到的控訴一樣。」
三人中有兩人,轉身走向索多瑪。
亞巴郎走近上主面前,說:「你真要將義人同惡人一起消滅嗎?如果城中有五十個義人,你還要消滅嗎?你不會為了其中的那五十個義人,赦免那地方嗎?你決不能如此行事,將義人同惡人一併誅滅;將義人如同惡人一樣看待,你決不能!審判全地的主,豈能不行公義?」
上主答說:「如果我在索多瑪城,找出了五十個義人,為了他們,我要赦免整個地方。」
亞巴郎接著說:「我雖只是塵埃灰土,膽敢再對我主說:如果五十個義人中少了五個,怎樣呢?你就為少了五個,而毀滅全城嗎?」
上主答說:「如果我在那裡找到四十五個義人,我也不毀滅那城。」
亞巴郎再向上主進言說:「如果在那裡找到四十個義人,又怎樣呢?」
上主答說:「為了這四十個義人,我也不毀滅那城。」
亞巴郎說:「求我主且勿動怒,容我再進一言:如果在那裡找到三十個義人,怎樣呢?」
上主答說:「如果在那裡我找到三十個義人,我也不毀滅那城。」
亞巴郎說:「我再放膽對我主進一言:如果在那裡找到二十個義人,怎樣呢?」
上主答說:「為了這二十個義人,我也不毀滅那城。」
亞巴郎說:「求我主不要動怒,容我最後一次進言:如果在那裡找到十個義人,怎樣呢?」
上主答說:「為了這十個義人,我也不毀滅那城。」
答唱詠 詠138:1-2, 2-3, 6-7, 7-8
【答】:上主,我幾時呼號你,你就俯允我。
領:上主,我要全心稱謝你,因為你俯聽了我懇切的祈禱。我要在眾神前歌頌你,向你的聖所伏地致敬。
【答】:上主,我幾時呼號你,你就俯允我。
領:我要頌揚你的聖名,因為你信實而又慈愛。我幾時呼號你,你就俯允我,並增加我的力量。
【答】:上主,我幾時呼號你,你就俯允我。
領:上主尊高無比,卻垂顧弱小;驕傲的人,在他面前,無所遁形。我雖處於困難之中,你必保全我的性命。你以右手拯救我,並打擊狂怒的敵人。
【答】:上主,我幾時呼號你,你就俯允我。
領:上主,你必為我完成這工程。上主,你的仁慈永遠常存;求你不要放棄你的作品。
【答】:上主,我幾時呼號你,你就俯允我。
讀經二:基督,我們的中保
在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的行動中,我們得救了。我們在洗禮中與祂成為一體。
哥羅森人書 2:12-14
兄弟姐妹們:你們既受洗與祂同葬,也要藉信德,即相信將祂從死中復活的天主的能力,在洗禮中與祂一同復活。你們從前因犯罪和肉體未受割禮,本來已死了,但天主卻使你們與基督一同生活,赦免了我們的一切罪過。祂抹去了那反對我們的法律文字,就是把那控告我們罪債的記錄拿走,將它釘在十字架上。
福音前歡呼(羅8:15)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你們所領受的聖神,要使你們成為義子。因此,我們呼號:「阿爸,父呀!」
眾:亞肋路亞。
福音: 孩子們和父親說話
在耶穌告訴祂的門徒如何祈禱和祈禱的內容前,祂顯示了自己是一個祈禱的人。
聖路加福音 11:1-13
那時,耶穌在某處祈禱;祈禱完了,祂的一個門徒對祂說:「主!請教我們祈禱吧,就像洗者若翰教他的門徒一樣。」祂對他們說:「你們祈禱時,要說:父啊!願祢的名被尊為聖,願祢的國來臨。求祢天天賜給我們每日的食糧;求祢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所有虧負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祂還對他們說:「假如你們當中,有個人半夜去找朋友說:『朋友,借給我三個餅吧!因為我有一個朋友剛從路上來到我家,我沒有什麼可以擺上桌子給他吃的。』……你們中間有做父親的,如果你的兒子要魚,會把蛇當作魚給他嗎?或者他要雞蛋,卻給他一隻蠍子嗎?你們當中,即使是邪惡的人,也知道把好東西給自己的孩子;何況天上的父,豈不更要把聖神賜予求祂的人!」
信友禱文
讓我們向天父祈禱,如耶穌教導我們全心信賴祂。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答:上主,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 請為我們學習不斷禱告而祈禱。讓我們力量的泉源永遠不會枯竭,我們才可以在上主面前生活和工作。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 請為所有基督徒和所有人祈禱。讓祈禱使他們不會脫離生活或離開有需要的人。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 請為我們所有人祈禱。讓我們不會用大堆的說話去追尋虛假的安全感,並且我們有勇氣在上主面前真誠地面對自己。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
- 我們也可以向基督學習,在我們祈禱時,將真正重要的事情優先放在首位:
天主國的來臨及天主子民的利益。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我們的天父,請讓我們向我們自己及他人張開眼睛和耳朵,以便我們可以知道要祈求什麼,並且我們可以接受祢對我們禱告的回應,即使它與我們的期望不同。因我們的主基督之名,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答:亞孟。
獻禮經
我們的天父,
你總是那麽平易近人,
所以我們把這麵包和酒帶到你面前。
願這個感恩祭和每一個祈禱,
是加深我們彼此關係的機會,
亦是一次我們可以更愛祢、更愛人,
更了解祢和自己的機會。
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答:亞孟。
頌謝詞
我們常常忘記一種也許是最重要的祈禱:就是讚美和感謝上主。在頌謝詞中,我們聯同基督自己,一同讚美我們的天父。
天主經
讓我們與的主耶穌基督一起,
向上主我們的天父祈禱;
並懇求祂賜給我們所需要的一切。
答:我們的天父......
附禱經
上主,請從一切邪惡中拯救我們,
並賜給我們今世的平安。
當我們向你祈禱時,
讓我們能擺脫罪惡,
並求祢在我們平日的恐懼和沮喪中保護我們。
讓我們為了祢的王國,
我們的主、救主耶穌基督來到我們當中,
幫助我們在喜樂和希望中工作。
答:天下萬國…….
領聖體經
這是上主對我們說:
你們求,必給你們;
你們找,必得找著;
你們叩,必給你們開。
被邀請到上主的台前,
並接受祂作為我們生命之糧的人是有福的。
答:主,我當不起.....
領主後詠
我們在天之父,
感謝祢在這個聖祭慶典中賜給我們祢的兒子。
願我們向祂學習不僅要向祢祈禱,
但也要讓我們的行為符合我們的所說的話。
願我們的祈禱能使我們更深入的承諾,
給所有人帶來寬恕、正義與仁愛,
因而使人稱讚祢的名,從現今直到永遠。
答:亞孟。
降福
上主說了一句令人安心的話:
「你們求,必得著。」
天父會賜給你們所需的。
願全能的天主常與你們同在,
並以美好的恩寵祝福你們:
因父、及子、及聖神。
答:亞孟。
讓我們完全信靠,在主的平安和喜樂中回去。
答:感謝上主。
反思
耶穌告訴我們,祈禱首先稱呼天主為「父」,我們因著耶穌成為天主的兒女,所以祈禱是孩子與天父的對話,基於完全的信任和依託。天主的聖名是萬事萬物的根源,「願祢的國來臨」祈求天主統管我們,使我們獲得救恩與幸福。然後將我們當下的需求,過去的罪過,以及未來面對的困難全部託付於天主。日用的食量不只是每日的食物,生活所需,也指領受聖體聖事,沒有祂我們就無法實現,真正的基督徒生活。我們同樣懇求天主,滌除我們的一切罪過,從祂內中獲取恩寵,對兄弟姐妹也能實現寬恕與愛。
=============
「我敢稱祂為父親」
路加福音11: 1-13
聖史路加記載了耶穌七次祈禱。沒有任何一位聖史像路加那樣對祈禱的主題如此堅持。耶穌一生以祂的祈禱生活為標誌。今天的經文是關於祈禱的教理講授。主禱文更像宗徒信經,因為它是信仰和基督徒生活的完整綱要。
在早期的教會中,慕道者直接從主教口中學習這個禱文。在復活節守夜禮時,他們首次與團體一起誦念。
耶穌教導我們天主為「我們的父親」,因為「我未見天日之前,我在母胎受造時,我的靈魂,祢已完全知曉,我的形骸,祢已完全明瞭。」(聖詠 139:15),天主父想著我們,並愛我們!祂希望我們懷著信心地站在祂面前,祈求得到我們作為祂子女所需要的東西。除基督宗教外,沒有其他宗教將神視為人類的父親和母親。
當我們說:「願祢的名受顯揚」時,我們向天父宣佈我們願意並參與光榮祂的聖名,並與祂合作履行祂說的:「你們要作我的百姓,我承諾作你們的天主」(則 36:23-28)。
我們祈求「願祢的國來臨」。耶穌已教導我們,天國已經來臨,等待的時間結束了。然而,我們繼續為它的到來祈禱,因為它必須在每個人身上發展和成長,成為善良、仁愛、和解與和平的種子。祈禱讓我們辨別這個世界的價值觀和天國的價值觀。
如果我們只想著自己的食糧,貪圖財物,為明天憂慮;忘記窮人,忽視社會公義,我們就不能真誠地誦唸主禱文。這相當於說:「天父,請幫助我,滿足於必要的東西,擺脫貪婪的束縛,並加強我與窮人分享的力量。」
天主的寬恕只有一個要求——我們要培養對兄弟姐妹的愛和寬恕,並首先與他們和好。
而我們要求得救的試探並不是指小的弱點、生活的掙扎和逼迫。它們確實使我們跌倒,並能扼殺在我們內天主聖言的種子。但是,耶穌要我們祈禱,必須讓我們遠離放棄對天主— 慈愛和憐憫的父親 — 的信仰誘惑。
有一個人去請求朋友幫助他,拿三個餅給他的比喻,重申了在祈禱中要堅持和一致的重要性。
長時間祈禱並不是要說服天主改變祂的計劃!祈禱不會改變天主;相反,它打開了我們的思想,改變了我們的內心。
============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2025年7月27日
世界祖父母及年長者日
教我們祈禱吧
路加福音11:1-13
今個主日,教會慶祝世界祖父母及年長者日,邀請我們去反思祈禱這個寶藏──世代相傳的信仰遺產。
在耶穌的時代,一日之計始於祈禱。虔誠的猶太人會拿起「塔利特」(Tallit),即禱告的披肩,然後在晨禱(Sharcharit)中舉心朝拜天主。但現今,我們的早上並不是在祈禱中開始,而是在手機和新聞頭條之中。難道我們以無盡的干擾來取代與天主的對話,這就是人性和文明的進步嗎?
祈禱正陷入危機。在一個被需求淹沒的世界,人們往往削減看似可有可無的事情 — 而祈禱就是首當其衝被捨棄的事。許多人認為不再需要祈禱,以為科學和努力的成果經已足夠。但事實上,我們減少了祈禱,並不是因為我們進步了—而是因為我們誤解了祈禱真正的意義。
耶穌的生命扎根於祈禱,祂為我們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在路加福音裏,當祂的門徒見祂祈禱後,請求說:「主!請教我們祈禱吧。」在耶穌與天父的共融裏,有些東西觸動了他們 — 不是一個公式、一個請求,而是其中的平安、正直和簡練。他們看到,祈禱首先改變的不是周遭環境,而是祈禱的人本身。
天主經並不單純是一個公式。它是福音的核心,以祈禱的形式呈現。它提醒我們,天主是「父」— 不是高遠的統治者,而是慈愛的父親,與我們深切地同喜同悲。天主經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的生命,是否反映出天國的愛、正義與平安。
我們說:「願祢的名被尊為聖。」這就是祈求天主的愛能透過我們彰顯 — 而不是恐懼和操縱。「願你的國來臨」意思是祈求我們能以基督服務之道生活,而非追求權勢。「求你天天賜給我們每日的食糧」挑戰我們的貪婪,提醒我們要過簡樸公義的生活。「求你寬恕我們……如同我們寬恕……」邀請我們投入耶穌的神聖慈悲之中,好能得到修復,而非懲罰。
最後,「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這句呼應了耶穌自己在革責瑪尼山的祈禱。這是承認了生命中有著試煉,同時祈求力量和恩寵,而不是逃避。福音中,耶穌幾次邀請我們祈禱,也向我們保證,在天之父聽得見和願意回應我們的祈求。「你們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祂都會賜給你們。」在今天的比喻中也是一樣:「你們祈求,就賜給你們;你們尋找,就必找到;你們敲門,就給你們開門。」如果你仍然未得到一個答案的話,堅持繼續祈求吧。
這個主日,讓我們特別記念祖父母與年長者們。他們許多人用一生向我們示範如何祈禱 —默默地、堅定地,有時在痛苦中,往往帶著愛祈禱。他們活生生的信德就是我們祈禱的學校。在這個遺忘長者智慧的世界中,教會邀請我們尊敬他們,因為在他們的祈禱當中,我們常能找到自己信仰的起點。
讓我們回到祈禱的核心。如同門徒所請求的:「主,請教我們祈禱吧。」祂必定會教導我們 — 因為在一切之上,祈禱本是祂給我們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