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三十三周
11月14日 星期一
耶穌,我們眼中的光芒
致候辭
從今日開始直至教會禮儀年結束,我們的讀經一將選自一部默示體裁的文學作品,即《默示錄》。作者切願表達出對天主、對未來的信靠;因為天主最終必在驚天動地的善惡之戰中獲勝。作者既不知曉個中實情,便運用許多受過去天主子民宗教經驗所啟迪的、傳統的默示圖像,而將之運用於現在,乃至將來;但構成這一切——包括對各種災難的描述——的基礎,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和盼望,即天主必將得勝,因此,無須害怕。
路加在敘述耶穌責斥宗徒們缺乏理解和信心之後,接著展現出耶穌對一位盲人的治愈事蹟。或許這是為給宗徒們上一堂課,使他們明白自己在信德方面的盲目必須被治愈嗎?無論如何,耶穌變成了光,將光明賜給了那個盲人。我們應求主賜我們懷有信德的眼目。
集禱經
天主,全能的父,
我們每一位也能說:
請再讓我看見!
因為我眼瞎,
未看到祢在身邊人身上顯示給我的愛。
請再讓我看見!
因為我眼瞎,
未看到祢在受造界、
在生活發生的事件中向我啟示的
祢的仁善與美妙。
願我們亦能從祢聖子口中聽到:
“你的信德救了你!”
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
默1:1-4,2:1-5
詠1 我們喜愛上主的誡命。
路18:35-43
那時,耶穌將近耶里哥,有個盲人正坐在路旁討飯。他聽到人群走過,就問是怎麼回事。人們對他說:「是納匝肋人耶穌經過這裡。」於是他喊叫起來:「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吧!」走在前頭的人就斥責他,叫他不要出聲,他反而更大聲喊叫:「達味之子,可憐我吧!」耶穌便停下來,吩咐人領他過來。他走近時,耶穌問他說:「你想要我為你做什麼?」他說:「主啊!讓我能看見!」耶穌對他說:「你睜眼看吧。你的信德救了你!」他立刻看見了,就跟隨耶穌,在路上讚頌光榮天主。眾百姓看見了,也都讚美天主。
信友禱文
——主啊,請看孩子們那睜開看生命的眼睛,請看那充滿希望相信有祢之未來的人們的眼睛;請使他們充滿祢的光明;我們同聲祈禱。
——主啊,請看那些遭受挫折者充滿仇恨或惡意的眼睛,請看那些懂得如何去愛的人眼中所含的歡樂;我們同聲祈禱。
——主啊,請看那些受苦者的眼睛,請看那些閉眼不看他人者的眼睛;我們同聲祈禱。
獻禮經
天主,全能的父,
我們藉此麵餅和葡萄酒,
求祢將我們生活的光明賜給我們,
即祢的聖子耶穌基督。
藉著這位達味之子,
可憐我們吧!
使我們能為祢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身上
所展現給我們的那施以拯救的仁善
而讚美祢。
領聖體後經
主天主,
祢在此感恩祭中,
藉著耶穌那拯救性的臨在,
使我們體驗到祢的仁善。
勿使我們遮掩祂的光明,
或令我們鄰人的生活陷於黑暗。
請使我們懷有明亮的眼目,
並讓我們藉著主耶穌基督的大能,
成為失去領悟力或希望的
人們的光明。
降福禮
當我們對天主所要求的視而不見時,也應喊說:“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吧!請讓我再看見”。願祂回應我們說:“你看見吧!你的信德治好了你”。願全能的天主,聖父、聖子、聖神,降福你們。
耶里哥的盲人,不向耶穌求金錢、衣服和食物,只求重見光明,一旦獲得治愈後,便像獲得潔淨的那個撒瑪黎雅的痲瘋病人一樣,跟隨耶穌,一路讚頌光榮天主,而不是忘乎所以地逕自離去。可見,這是一位內心充滿了智慧和感恩之情的盲人。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身體殘障但心靈健康、充滿喜樂的人,但也常常遇到身強力壯但心靈晦暗、悶悶不樂的人。魯迅先生說過:「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說的就是這一現象。求天主幫助我們做一個身體和心靈都活潑健康的基督徒。
=========================
常年期第三十三周星期一
2022年11月14日
主,使我再看見!
路加福音 18:35-43
治癒盲人的故事是在耶里哥發生的。請記住,耶穌正處於走向耶路撒冷的最後幾天旅程中,祂將在那裡犧牲自己的生命。耶里哥位於從加里肋亞到耶路撒冷的主要朝聖路線上。大多數朝聖者選擇這條路線以繞過撒瑪黎雅。
路加在為他的信徒團體寫這段經文時,邀請所有希望跟隨耶穌的人醫治他們精神上的失明。耶里哥的瞎子代表了所有希望與主開始旅程的人。他象徵著潛在的門徒,在他的旅程開始時是盲目的,逐漸認識了主,最後,他能完全掌握耶穌的訊息 — -他能看見了。
這個瞎子用達味之子的稱號來稱呼耶穌。在那個時代,這個頭銜承認一個人對政治權力中心的忠誠。他們相信,達味的兒子會把羅馬人和其他外部勢力趕走。一個開始旅程的門徒,最初的理解是很少的。他是瞎子,不明白默西亞的真實身份,因為他最初的訊息都是道聼塗説。就福音書中的盲人而言,他是從人群中得到訊息。
路加是在耶穌死亡和復活後五十年寫福音書。經過這麼多年的信仰生活,路加對耶穌是什麼樣的王有了清晰的認識。他敘述說,盲人接近耶穌的機會也給了每一個希望跟隨耶穌的人。但是,人們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從主那裡得到什麼。盲人的要求是重見光明,引導他從黑暗中走向認識基督的光明。一旦他獲得了對基督的視野,他就喜樂地跟隨祂去耶路撒冷。
主的經過是憐憫的相遇,使我們需要幫助和安慰。耶穌在我們的生命中經過,我們被邀請親近祂;跟隨耶穌,成為更好的基督徒。
耶穌,天主的兒子,以謙卑的僕人身份出現在盲人面前。想像一下,天主對一個乞丐說:「先生,我能為你做什麼?你希望我怎樣為你服務?」天主使自己成為這個有罪的人的僕人。
「眾百姓看見了,也都讚美天」(第43節)。這是第二個神跡:發生在盲人身上的事也使其他的人能夠看到。同樣的光照亮了他們所有人,使他們團結在讚美的祈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