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
常年期第十一周星期五
我們的寶藏在哪裡?
致候辭
保祿在為自己的職務辯護時,誇耀他在各新興的基督徒團體中為福傳所做、所經受的一切。這些痛苦的經歷,影響並傷害了他,因為它們將他的人性弱點彰顯了出來。但是,他仍舊一心一意地繼續前進,因為天主是他的力量、是他的寶藏、是照亮他整個生命的光明。
佔據我們的心思,不斷縈繞在我們心頭的,是什麼事物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將表明我們的價值觀是什麼,“我們的心在哪裡”。對許多道德高尚、具有獻身精神的基督徒而言,這樣的價值觀鮮為粗鄙的尋歡作樂、對物質財富與安慰的渴求,雖然這些也不總被徹底地排除在外。不過,那對權力、升職的野心,那控制他人、以我們自己的肖像和模樣而非天主的去塑造他人的傾向呢?那使我們成為世界核心的做法呢?我們去哪裡尋找“那唯一的要緊之事”呢?
集禱經
主天主,
祢是一切的根源和終向,
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是我們所做一切的目的。
我們今天向祢祈禱:
將我們拖離我們為自己打造的小天地,
使我們向祢和祢的國度打開自己。
願祢自己成為我們生命中的珍珠,
願我們身邊的每個人成為那蚌殼,
使我們在其中找到那珍珠;
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
格後11:18,21-30
詠34 我必要時時讚美上主,對祂的讚頌常在我口。
瑪6:19-23
你們不要在地上為自己積蓄財寶,因為在地上有蟲蛀,有銹蝕,在地上也有賊挖洞偷竊;但該在天上為自己積蓄財寶,因為那裏沒有蟲蛀,沒有銹蝕,那裏也沒有賊挖洞偷竊。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必在那裏。眼睛就是身體的燈。所以,你的眼睛若是康健,你的全身就都光明。但是,如果你的眼睛有了病,你的全身就都黑暗。那麼,你身上的光明如果成了黑暗,那該是多麼黑暗!
信友禱文
——請為那些尤其為錢財憂慮的人祈禱,願他們能學會關懷那些缺乏最基本必需品的人;我們同聲祈禱。
——請為那些作了貪婪暴戾之受害者的人祈禱,願善良的人們能使其恢復對天主、對人的信心;我們同聲祈禱。
——請為我們所有人祈禱,願我們能對天主心存感激,因為祂賜給了我們對祂、對祂的真愛與慈悲的信心;我們同聲祈禱。
獻禮經
主天主,
祢使我們聚集在聖子耶穌基督的桌邊。
感恩祭是我們重要、珍貴的寶藏。
願我們感激耶穌的臨在,
並願它常以耶穌近在身邊的深刻感受
使我們得以充實。
願我們向祂學會
臨在於彼此的生活之中;
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
領聖體後經
主天主,
我們從耶穌的話語和臨在中認識到,
沒有什麼能比祢對我們的真愛、
比祢切願與我們同建的天國更為貴重。
請祢作我們的喜樂、我們的寶藏。
我們感謝祢找到了我們。
願我們在祢顯現自己的不同方式中,
在人們的美善裡,
並在我們信仰的寶藏裡,
常能不斷地找到祢;
我們藉著主耶穌基督感謝祢。
降福禮
我們的祈禱和整個朝拜,是對天主和鄰人的一種服事,而非為自己服務,非為炫耀和誇示我們為天主和鄰人所做的事。這樣做,才是以心神和真理在朝拜。願天主降福你們,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
人的心總是牽掛著他看重的事物,所以他的“財寶”在哪裡,心就在哪裡。眼睛在此象徵著人心的焦點,即人看重的事物、想實現的理想,或持守的人生原則。它們的確像是人內在的亮光,為人照明人生之路,因為人的一切思想、活動與話語都以此為基礎和目標。如果這些事物、理想與原則不善、不正或不妥,那麼,人的一切都會受到影響。為此,耶穌邀請門徒們“在天上為自己積蓄財寶”,即要為天國的高遠目標奮鬥,而不要在地上積蓄財寶,就是不要把轉瞬即逝的世俗作為終極目標。人追求什麼,就會有怎樣的人生;中國現代詩人北島說:“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
常年期第十一周星期五
2023 年 6 月 23 日
樹不自食其果
瑪竇福音 6:19-23
在沒有物質財富或經濟支援的情況下,生活在現代世界是否可能?我們可以從《創世紀》的創造故事中學習到一個基本的教訓。天主在創造人類時,已經花了五天時間創造了人類需要的一切,所以天主已經做了功課。天主創造了宇宙,把人帶入其中,並說:「這都是你的!」豐裕的財富是天主的最初計畫。
但是,自私、貪婪和嫉妒的罪惡籠罩著人類的心,分裂從人類誕生之初就浮現。亞當責備厄娃和厄娃責備蛇的故事,以及後來加音殺死他兄弟亞伯爾的故事,都是人類自私、貪婪和嫉妒的故事。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指示祂的門徒要珍惜天主的真正財富,而不是積累地上的財寶來滿足他們對世俗財富的貪婪。作為基督徒,最重要的是要問:「我的財寶是什麼?」 我們能夠帶到生命盡頭的財富,就是那些我們為他人犧牲和奉獻的財富。
「樹不會自食其果的!」 這意味著,所有的生命都是為了把自己奉獻給他人而存在的。聖保祿在《宗徒大事祿》中引用了耶穌的話:「給予比接受更有福。」(宗20:35)就像樹一樣,我們人類不是為了吃自己的果實,而是奉獻給他人作食物。果實不摘就會腐爛,我們的恩賜不用就會變質。
分享的意願並不取決於資源的豐富程度,而是取決於心靈的慷慨。「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要理解耶穌對我們的要求,必須要有新的眼光:
- 不要在地上為自己積蓄財寶(6:19-21)。
- 不能又服侍天主、又服侍金錢(6:24)、
-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6:25-34)。
對許多耶穌的門徒來說,這些要求很難理解和實踐。這就是為什麼耶穌說:「你的眼睛若是有病....」。任何用這種有病的眼睛看生活的人,都生活在悲傷和黑暗之中。治療這種疾病的藥是改變,是態度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