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特朗聖殿奉獻日
基督,真正的聖殿
注: 由於沒有適合這個慶日的讀經,我們會從祝聖教堂的經文中採用一般最適合
一個實際團體的需要。這會發生在當主的慶日代替了常年期的主日。
致候詞
知道這個地方是聖潔的,
因為主在我們中間;
知道我們自己被稱為聖潔的,
因為我們是天主的聖殿。
願主耶穌常與你們同在。
答: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主禮導言
在有教堂建築之前,已有教會團體,基督活在當中的。早期的基督徒團體,甚至感到驕傲,他們不需要在去廟宇祈禱,因為無論在什麼地方遇見,他們都可以光榮天主。 他們知道這是建立基督徒團體的活石。 這就是為什麼聖保祿稱我們為天主的子民、天主的建築物、天主的聖殿。 我們建築在我們的基礎基督上。 因此,我們的教會是基督活在我們中間,我們在基督內的團體的外在標誌。
懺悔禮
讓我們懇求天主和彼此的寬恕,
因為我們未能成為聖潔的子民,
而我們的主耶穌住在其中。
(靜默片刻)
上主,祢召集我們成為祢的子民,
向天父獻上我們的尊崇和讚美:
上主、求祢垂憐。 答:上主、求祢垂憐。
耶穌基督,祢是基礎,
在這基礎上,祢建立了祢的愛和熱誠服務的團體。
基督、求祢垂憐。 答:基督、求祢垂憐。
上主,祢在我們中間,
這是祢的聖地、
和祢生活的團體,祢的子民:
上主、求祢垂憐。 答:上主、求祢垂憐。
上主,求祢憐憫我們,
使我們與祢和彼此修和,
並請祢住在我們,祢的子民當中,
帶領我們到達永生。 答:亞孟
集禱經
讓我們祈禱,
使我們可以真正成為耶穌基督的教會。
(靜默片刻)
主天父,
祢藉著祢的聖子召叫我們,
成為信仰,愛心和服務的團體,
建立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唯一穩固的基礎上。
讓我們充滿祂的聖神,
以言以行成為祂的教會,
沒有需求、沒有特權、
不試圖統治和控制。
幫助我們帶給所有人喜樂,
去愛而不排斥任何人;
並在沒有要求答謝的情況下服務。
願我們因此成為充滿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祢的聖子的臨在的住所。
答:亞孟。
讀經一(任選一篇)
1.(凡這水所到的地方,百物必能生存,因為水是出自聖所。)
恭讀厄則克耳先知書 47:1-2,8-9,12
那時,天使領我回到聖殿門口,看,有水從聖殿門限下邊湧出,流向東方,因為聖殿正面朝東;水從聖殿的右邊經祭壇的南邊流出。隨後他領我由北門出來,帶我由外面轉到朝東的外門。看,水從右邊湧出。
他對我說:「這水流往東方,下至阿辣巴,而入於海——鹽海中,海水遂變成好水。這河所流過的地方,凡蠕動的生物都得生活,魚也繁多,因為凡這水所到的地方,百物必能生存。沿河兩岸,長有各種果樹,枝葉總不凋零,果實決不匱乏,且按月結果,因為水是出自聖所;樹上的果實可當作食物,枝葉可當作藥材。」
或
2.(你們是天主的宮殿。)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3:9-11,16-17
弟兄們:你們是天主的建築物。按照天主所賜給我的恩寵,我好像一位精明的建築師,奠立了根基,其他的人在上面建築;但是各人應該注意怎樣在上面建築,因為除已奠立了的根基,即耶穌基督外,任何人不能再奠立別的根基。
你們不知道,你們是天主的宮殿,天主聖神住在你們內嗎?誰若毀壞天主的宮殿,天主必要毀壞他,因為天主的宮殿是聖的,這宮殿就是你們。
答唱詠 詠46:2-3,5-6,8-9
【答】:與我們同在的,是萬軍的上主。
領:天主是我們的救助和力量,是患難中最易尋到的保障。因此,縱使地動山崩,墮入海心,我們也絕不曾疑懼橫生。【答】
領:河流要使天主的城邑歡樂,即至高者所住的至聖居所,天主定居其中,此城決不動搖;清晨曙光一現,天主即加扶牢。【答】
領:與我們同在的,是萬軍的上主,雅各伯的天主是我們的保護。請你們前來觀看上主的作為,看祂在地上所行的驚人事蹟。【答】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上主說:我已選擇這殿,予以祝聖,使我的名永遠在這殿中。
眾:亞肋路亞。
福音(耶穌是指他自己的身體而說的。)
恭讀聖若望福音 2:13-22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便上去耶路撒冷。在殿院裏,祂見了賣牛、羊、鴿子的,和坐在錢莊上兌換銀錢的人,就用繩索做了一條鞭子,把眾人連羊帶牛,從殿院裏趕出去,傾倒了換錢者的銀錢,推翻了他們的桌子;給賣鴿子的人說:「把這東西從這裏拿出去,不要使我父的殿宇成為商場。」祂的門徒就想起了經上記載的話:「我對你殿宇所懷的熱忱,把我耗盡」。猶太人便問祂說:「祢給我們顯什麼神蹟,證明祢有權柄作這些事?」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我要把它重建起來。」猶太人就說:「這座聖殿建築了四十六年,祢在三天之內就會把它重建起來嗎?」但耶穌所說的聖所是指祂自己的身體。所以,當祂從死者中復活以後,祂的門徒就想起了祂曾說過這話,便相信了聖經和耶穌說過的話。
信友禱文
讓我們向我們的主耶穌祈禱,願祂的基督徒團體更加認識到他們是天主的子民和聖殿;也讓我們為所有人和全世界的需要祈禱。
為此,讓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請與我們一起建立團體。
-- 願在我們的基督徒團體中,所有人都可以為建立一個更好,更能福傳的教會付出時間和精力。
為此,讓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請與我們一起建立團體。
- 願我們的組織在教區和堂區中,彼此有更好的合作,因而團結信友的團隊,更能成為基督的同一個身體。
為此,讓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請與我們一起建立團體。
- 願我們所有的基督的教會,都能朝著同一的牧者,耶穌聖神的召叫,團結地工作。
為此,讓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請與我們一起建立團體。
- 願世界的領導人,尋求國際社會的和平,找出共同的解決的方案;同時尊重彼此的身份,權利和尊嚴。
為此,讓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請與我們一起建立團體。
- 願那些生活在安全中的人,可以歡迎陌生人和難民,無家可歸或沒有國家的人,並向他們展示熱情的款待,
為此,讓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請與我們一起建立團體。
為此,讓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請與我們一起建立團體。
主耶穌,祢願意生活在人們當中。使祢的教會有更多更多的空間,讓人們因祢的名字相遇。因祢是我們的主,永生永王。 答:亞孟。
獻禮經
主、我們的天主,
我們將麵餅和酒的禮品帶到祢面前,
以記得耶穌基督在我們中間。
願祂成為我們所有人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願祂在我們中間還活著,
因祂的聖神,
不僅在這些標誌和這個地方;
而在整個世界,
在一個更新的、活著的教會裡;
在一個更新的、真實的基督教會中。
祂是我們的主,永生永王。 答:亞孟。
頌謝詞
我們與基督一起,建在祂的基石上,如同祂的身體。我們向天父獻上對聖體的敬拜和我們的生命。
天主經
在這個祈禱的房子裡,
讓我們以祂聖子耶穌的信任禱文,
向在天之父祈求:
答:我們的天父…..
平安禮和擘餅
在基督徒團體和生活中,
我們彼此相處
我們尋求和平,渴望幸福。
在這個祈禱的房子裡
主耶穌為我們擘開生命之糧。
願我們也彼此擘餅,
為並祈求耶穌基督的聖神。
願主與你們同在。 答: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領主詠
這是主耶穌的身體。
祂把自己交給我們
好使我們更成為祂教會的身體。
答:我當不起....
領聖體後經
上主、我們的天主,
祢聖子的臨在,已充滿這所房子和我們;
他對我們說了祂的話,
祂已經和我們分享了自己,作為我們人生道路上的食物。
現在我們可以成為祢走向世界的標誌,
祢聖子在我們中間還活著。
願我們尋求和關注正義、
人類的尊嚴、愛心、正直和團結,
好能讚美祢,
向所有人宣揚我們是祢的子民,
耶穌基督是我們的主,
從現今直到永遠。 答:亞孟
降福
光榮和敬拜天主,重要的不是在可數的建築物內
而是我們在這裡與遇到的基督以及我們是誰。
在我們內,在基督的身體內,
人們應該認識上主,
並感到祂的臨在。
願這在我們內成為真的。
因全能的天主聖父、聖子及聖神的祝福你們。
答:亞孟。
平安回去,成為今天基督活在世界的標誌。
答:感謝天主。
今日福音是有關耶穌與撒瑪黎雅婦人相遇的節選,涉及到有關朝拜天主的問題。大約在公元前450年,撒瑪黎雅人在革黎斤山上建造了一座聖殿;而早在公元前515年,流放返鄉的猶太人也在耶路撒冷重建了聖殿。這兩個朝聖地處在並存的狀態,直到若望·依爾卡諾在公元前111年摧毀了撒瑪黎雅地區革黎斤的聖殿為止。從此,猶太人與撒瑪黎雅人之間的矛盾開始激化。在此歷史背景下,撒瑪黎雅婦人要與耶穌討論該在哪裡朝拜天主的原因,便不言而喻。耶穌的回答直擊核心——朝拜天主不拘於某一特定地點,而應以心神、按真理朝拜父。那麼,我是否過分依賴可見的朝拜之所,並因此不惜和他人產生矛盾,還是全心專注於居於我內的天父?
©澳門樂仁出版社(Claretian Publications Macau)供稿
================
常年期第三十一周星期四
2023年11月9日
拉特朗聖殿奉獻日
聖潔的感覺成為天主的居所
若2:13-22
一位大師問他的弟子:「至高者住在哪裡?」
他們回答說:「他住在天上」。
大師總結道:「至高者只居住在他被允許進入的地方」。
聖殿可能只是宏偉的建築和巨大的空間,用來舉行一些儀式及組織一些活動和慶祝活動,但如果建立聖殿的意圖和人們的意圖有缺陷,就不能成為天主的居所。因為天主的聖殿是團結、臣服和寧靜的居所,是力量的源泉,是靈魂和人際關係的更新。當我們的意圖變得完整和超越時,一切都將會顯得神聖。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指責那些把每個人、每件事都當作可以交易或討價還價的產品的人。 因為天主的居所不能淪為供需交易的場所。 這種神聖感的喪失不僅僅是宗教的問題,它導致了對生命和人類自身的基本尊嚴感和敬畏感的喪失。
天主是無法用祭品來收買的。祂愛我們,期待我們有一顆自由的心來回應祂的愛。天主是無法用功勞換取的,只能用謙卑的心來迎接。先知厄則克耳通過聖殿之水的象徵意義表明了天主的存在和行動。它具有清新、活躍、滋養和治癒的功效。
在消費主義文化中,主觀價值取決於其實用性,而非其真正價值。因此,我們忽略了「我們是天主的聖殿,天主的聖神居住在我們裡面 」這一真理。與其與天主討價還價、簽訂契約,不如讓天主造訪我們心中所有的房間,讓一切都在原來的位置上。
讓我們通過重新喚醒聖殿、團體和人的神聖性,來保護聖殿的外在和內在美。當我們的團體和我們每個人都變得更加聖潔時,我們的聖殿就會真正成為天主的居所;這樣我們的生活本身也就可以成為默想和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