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 星期六
富於憐憫的天主
致候辭
天主富於憐憫,祂無法任由自己的子民遭受苦難。天主的這種憐憫,在真人基督身上,已成為有形可見的。
今日的《舊約》讀經,或為晚期作者對依撒意亞先知思想的一篇詳盡闡釋,它向天主子民許諾在其皈依之後的復興。天主必將憐憫祂的子民。祂許諾人們由邪惡、疾病、饑饉、暴力、不義之下獲得自由,只要他們認識到憑一己之力去活出其本來面貌的貧乏與無力;當然,天主也必在人們當中,並與他們一同應對這些難關。
在《新約》中,耶穌走出來與我們邂逅,救助我們。即使在今天,祂仍派遣祂的教會,去與遭受各種磨難的人們相遇,以減輕各種痛苦。
集禱經
慈悲憐憫的天主,
在祢的聖子耶穌基督身上,
祢啟示自己是一位屬於人民的天主。
請使我們將空虛的內心轉向祢,
使我們睜開眼目,
看到我們憑自己的物力去建造一個更好的世界時的深度貧乏與無力,
而後親來與我們一同建造它;
以上所求,是靠祢的聖子,我們的救主,
耶穌基督,我們的主。
依30:19-21、23-26
詠146 信賴上主的人是有福的。
瑪9:35-10:1、6-8
耶穌走遍各城各村,在他們的會堂教導人,宣講天國的福音,治癒各種殘疾病痛。每當祂看見百姓,便很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又無助,像沒有牧人的羊群。於是祂對門徒們說:「田裡要收割的莊稼很多,但工人很少。所以,你們要祈求莊稼的主人,多派工人來收割祂的莊稼!」
耶穌叫了祂的十二門徒來,給他們制服邪魔的權柄,使他們能驅逐邪魔和治好各種殘疾病痛,對他們說:「你們應該去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一邊走,一邊宣講『天國近了』,要使病人痊癒,叫死人復活,使患麻風病的人得潔淨,並驅逐邪魔。你們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地給人。」
信友禱文
讓我們向上主祈禱,願祂召叫更多的人,成為願意熱忱並耐心地在我們的基督徒團體中繼續祂之工作的牧者。
——願我們基督徒團體中的領導者們,成為有心之人,憐憫又耐心;我們同聲祈禱。
——願他們將福音作為喜樂、正義、真愛的喜訊去傳揚;我們同聲祈禱。
——願他們成為自己所宣講、教導之事的活生生的實例,以使福音的訊息因著他們而可信;我們同聲祈禱。
獻禮經
上主,慈悲忠信的天主,
在祢聖子的餐桌旁邊,
祢包紮祢子民的傷口,
並以耶穌基督的力量,
充滿那些內心貧乏的人。
請使我們懷著熱切的希望,繼續前行,
即與祂一起,我們能夠重建自己親手所毀壞的,
而且,祂能將我們的各種苦難,轉變為永遠的福樂。
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領聖體後經
溫良仁愛的天主,
祢讓祢的聖子,在我們的愛尚不完備時與我們相遇;
請藉著祂,臨在於我們中間,
使我們向一切困難和需要,打開自己的內心和雙手,
去寬恕、去祝福、去激勵,
並成為一個子民,
一起生活在祢的愛內,
並以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名為榮。
降福禮
耶穌對於無人領導的團體曾深感憐憫。願天主賜予我們憐憫之心,以耐心並懷著服務的精神去照顧人們。願全能的天主,聖父、聖子、聖神,降福你們。
在耶穌的傳教生活中,祂「走遍各城各村」,親臨每一個角落,教導人、宣講天國、治癒疾病。聖史瑪竇特別提到耶穌的內心——憐憫百姓。這份憐憫之情並非因為他們物質方面的匱乏,而是因為他們沒有牧人領導。如果我們能從這一細節中體會那些人的困苦與無助,便能體會到耶穌對他們的憐憫之情。耶穌對眾人的憐憫之心應該成為每一位基督徒「將心比心」的模範。今天,我們受邀去體會祂的憐憫之心和祂渴望接近每一個人的迫切之心,願此心成為我們使徒生活的動力,並謹遵祂的教導——「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地給人」。
©澳門樂仁出版社(Claretian Publications Macau)供稿
===================
將臨期第一周星期六
2023年12月9日
憐憫心回應呼召
瑪竇福音 9:35-10:1-8
在這裡,我們見證了耶穌憐憫之心。祂走遍各城各村,教導、宣講天國的福音和醫治各種病痛和殘疾。 祂對群眾動了憐憫的心腸,因為他們像沒有牧人的羊群,這裡強調耶穌對有需要的人的深切關懷。
對群眾的騷擾和無助的描述與人類的挑戰和掙扎產生了共鳴。 耶穌意識到他們靈性上的飢餓和身體上的疾病,作為回應,祂號召門徒採取行動。
十二門徒的任命是一個關鍵時刻。 耶穌賜給他們醫治和驅魔的權柄,通過門徒擴展祂的事工。 這項行為強調了天國的協作性質,門徒有權參與為破碎的人帶來醫治和希望的工作。
綿羊和牧羊人的比喻是深刻的。 耶穌指出人們需要富有同情心的領導和關懷,這象徵屬靈和屬世的指導。 門徒們被呼召在他們的事工中體現這種牧羊人般的憐憫心。
「莊稼實在豐饒,但工人很少」這句話產生了跨越時空的共鳴,提醒我們天國的田地裡仍然需要工人,呼籲我們為有更多的工人祈禱,是對擺在面前的廣闊使命的認可,也是對我們參與收割的邀請。
對門徒的委派告訴我們福音的迫切性和積極參與天主使命的必要性。我們也被呼召把希望、醫治和救贖的訊息帶給這個需要幫助的世界。
當我們思考這段經文時,讓我們審視一下自己在現代環境中作為門徒的角色。我們是否關注周圍人的需要?我們是否積極投身於天國的憐憫工作,把基督的光帶給黑暗中的人?但願我們能像耶穌一樣,以迫切感和憐憫心回應呼召,認識到天主葡萄園的豐收正等待著工人們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