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九日
聖瑪爾大;瑪利亞;拉匝祿
備註:若望福音11:19–27適合在這慶典被採用
導言
瑪爾大,在沒有被要求的情況下去事奉,時刻為服務他人作好準備。默默地在幕後做事,不會爭取宣傳,不要求名譽或將責任推卸給別人,只是靜靜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這正正就是她這樣地跟隨上主。她對基督是天主聖子能從死亡中返回生命的信德是深厚且堅固。
集禱經
今天我們尊敬聖瑪爾大,作為一位有信德的女性,及一位為別人服務而不顯眼的僕人。主,請賜給我們她對基督是生命之主和復活初果的信德。使我們願意成為彼此的僕人,關注別人的需要。因主基督之名,我們向袮祈求。
讀經一
恭讀聖若望一書 4:7-16
可愛的諸位:我們應該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出於天主;凡有愛的,都是生於天主,也認識天主;那不愛的,也不認識天主,因為天主是愛。天主對我們的愛在這事上已顯示出來: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好使我們藉著他得到生命。愛就在於此:不是我們愛了天主,而是他愛了我們,且打發自己的兒子,為我們做贖罪祭。
可愛的諸位:既然天主這樣愛了我們,我們也應該彼此相愛。從來沒有人瞻仰過天主;如果我們彼此相愛,天主就存留在我們內,他的愛在我們內才是圓滿的。我們所以知道我們存留在他內,他存留在我們內,就是由於他賜給了我們的聖神。至於我們,我們卻曾瞻仰過,並且作證:父打發了子來作世界的救主。誰若明認耶穌是天主子,天主就存在他內,他也存在天主內。我們認識了,且相信了天主對我們所懷的愛。天主是愛,那存留在愛內的,就存留在天主內,天主也存留在他內。——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34:2-3,4-5,6-7,8-9,10-11
【答】:我必要時時讚美上主。
領:我必要時時讚美上主,對他的讚頌常在我口;願我的心靈因上主而自豪,願謙卑的人聽到也都喜躍。
【答】
領:請你們同我一起讚揚上主,讓我們齊聲頌揚他的名字。我尋求了上主,他聽了我的祈求:由我受的一切驚惶中,將我救出。【答】
領:你們瞻仰他,要喜形於色,你們的面容絕不會羞愧。卑微的人一呼號,上主立即俯允,並且救拔他脫離一切的苦辛。【答】
領:在那敬畏上主的人四周,有上主的天使紮營護守。請你們體驗,請你們觀看:上主是何等的和藹慈善!投奔他的必獲真福永歡。【答】
領:上主的聖民,你們該敬畏上主,因敬畏他的人,不會受到窮苦。富貴的人竟成了赤貧,忍飢受餓;尋求上主的人,卻不缺任何福樂。【答】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上主說:我是世界的光:跟隨我的,必有生命的光。
眾:亞肋路亞。
福音(任選一篇)
恭讀聖若望福音 11:19-27
那時候,有許多猶太人來到瑪爾大和瑪利亞那裏,為她們兄弟的死而安慰她們。瑪爾大一聽說耶穌來了,便去迎接他;瑪利亞仍坐在家裏。瑪爾大對耶穌說:「若是你在這裏,我的兄弟決不會死!就是現在,我也知道:你無論向天主求什麼,天主必要賜給你。」耶穌對她說:「你的兄弟必定要復活。」瑪爾大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時,他必要復活。」耶穌對她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麼?」她回答說:「是的,主,我信你是默西亞,天主子,要來到世界上的那一位。」——上主的話。
或
恭讀聖路加福音 10:38-42
那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名叫瑪爾大的女人,把耶穌接到家中。她有一個妹妹,名叫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話。瑪爾大為伺候耶穌,忙碌不已,便上前來說:「主!我的妹妹丟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介意嗎?請叫她來幫助我吧!」主回答她說:「瑪爾大,瑪爾大!你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其實需要的惟有一件。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從她奪去的。」——上主的話。
獻禮經
主,我們的天主,在每次聖祭中,袮的聖子在他的宴席上服務我們。願他充滿我們所需要的愛,獻身服務我們的兄弟姊妹。不是強求自己,而是完全簡單樸實的服務;因為我們知道,服務他們就是侍奉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領聖體後經
主,我們的天主,在這聖祭中,袮的聖子耶穌基督以復活和生命的麵餅滋養我們。藉此食糧增強我們,使我們像袮的子民般生活,召喚我們從現世的失敗和罪惡中復活過來;願我們互相提升,共同締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讓愛和公義彰顯。因我們的主基督,我們向袮祈求。
魚有壞魚,人有惡人。不少聖經學家認為,所謂「壞魚」,就是指按照梅瑟法律算為不潔的一種魚(肋11:10),以色列人不該吃。「惡人」這個概念,從創世紀開始到新約時代,一共被提及283次,主要指那些不敬畏天主、不遵從天主法律的人。聖史在福音中間接地在強調天主法律的重要性,他沒有講法律之內的人的命運,但卻非常直接地講論了法律之外的人的最終命運。就如「壞魚」被丟棄一樣,惡人在末日要被扔進火爐裡。如果我們不願自己將來被「扔進火爐裡」,我們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成為敬畏天主且遵守祂誡命的人。
(©樂仁出版社供稿Claretian Publications, MACAU)
=================================================================================
與主共享咖啡
常年期第十七周星期四(2021年7月29 日) – 沒有终結的生命
若 11:19-27
今天,是教會第一次慶祝瑪爾大、瑪利亞和拉匝祿三兄弟姊妹的紀念。認識到他們對基督的歡迎和見證,教宗方濟各已批准更改 7 月 29 日聖瑪爾大的紀念禮儀,將她的姐妹瑪利亞和兄弟拉匝祿加入教會的通用禮儀日曆內。
福音帶給我們有關耶穌的記載,祂到瑪爾大和瑪利亞的家裡伸出援手,因她們剛剛失去了他們的兄弟拉匝祿。
我們是否經常遇到因家人去世而失去信仰的人?死亡使我們懷疑天主的存在。如果天主存在,為什麼會有死亡?
瑪爾大相信死人會復活。她深信,在世界末日,她的兄弟拉匝祿會與所有義人一起復活,並會參與天主的國度。
這是她理解復活的方式——也許與我們許多人相似——今天的基督徒。復活太遙遠了,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天主會讓一個人死去只是為了讓他復活?為什麼要等那麼久?
這是最大的課題,是主今天給我們的。我們的信仰並不要求我們相信在世界末日時將發生的死亡和復活。我們被蒙召去相信被基督救贖的人將不會死。
這是什麼意思?為了解釋這一點,需要一些比較。
讓我們假設在母親的子宮裡有雙胞胎。在懷孕的九個月期間,他們可以互相看到、理解和交談。他們只知道自己的小世界,無法想像外面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們不知道人們會結婚、工作和旅行。他們不知道有動物、植物、花卉、海灘。他們唯一知道的是他們在子宮內的生活。
九個月後,這對雙胞胎輪流出生。那個在幾秒鐘後出生並在母親子宮內停留了短時間的那一位,肯定會想:「我的哥哥死了。他已經不在了。他消失了,離開了我……」哭了。但是哥哥並沒有死。他只離開了一個有限制的、短暫性、有限度的生命,進入了另一種生命形式。
門徒——耶穌對瑪爾大說——根本沒有經歷死亡,而是以一種新的生命形式出生。他進入了天主的世界,參與了一種不再受限制和死亡限制的生活。這是一個沒有终結的生命。
馬浩恩神父 C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