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ts: 1041
* Original voice in Italian, with Subtitles in English, Spanish & Cantonese
Videos subtitled and Voice Over in the same languages are also available.
* Original voice in Italian, with Subtitles in English, Spanish & Cantonese
Videos subtitled and Voice Over in the same languages are also available.
大家主日好。
前幾個主日,我們陪伴耶穌去耶路撒冷的旅程,途中,我們見證了幾件事。我們記得法學士問耶穌,為承受永生他該做什麼。然後我們看到瑪爾大和瑪利亞如何接待了祂;我們聽了祂的比喻,祂也教我們如何祈禱;上主日,祂告訴我們祂的訊息,祂從天上帶來的火將在地上製造問題和分裂。
路加堅持向我們報告當耶穌在途中發生的這些事和教導;祂知道祂要去哪裡;祂要去一個明確的目的地:耶路撒冷,祂蒙召在那裡交出祂愛的明證。路加堅持因為他想告訴我們他在追溯那條如果你們想作耶穌的門徒也必須走的路。我們早期在信仰內的弟兄們腦子裡有這條路;他們知道自己在這地上是旅客和朝聖者。
《希伯來人書》中說我們不是在一個穩定的城市,我們在去天上的耶路撒冷的路上。伯多祿寫信給小亞西亞受迫害的弟兄們說:「我勸勉你們作旅客和朝聖者。」朝聖者和流浪漢不同;兩者都在走路,但朝聖者有一個目的地;他知道要去哪裡,然而,流浪漢不問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裡。不問他旅行的意義何在;享受在路上發現的東西為他已足夠,他別的什麼都不想。
我們要小心因為我們也會看不到耶穌為我們探索的目的地。也許我們有一些美好的理想,通過考試,開始一個家庭,找到一份工作…這些都是美好的目標,但它們是當下的;這些本身將永遠不會滿足我們,因為當我們獲得以後,它們就再不能取悅我們了…我們將問自己,下一個是什麼?在《訓道篇》中智者說:「要小心,因為天主已經把無限放在人的心中,如果你不答覆對無限的需求,你將永遠不會滿足。「你會怪某個人說:「如果我得到了我缺少的東西,我將滿足。」不要騙自己了;即使你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如果你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知道它們將永遠不夠平定你的不安。 所以,你問自己,有人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嗎?有很多人或很少人回應對無限的需求呢?這是今天福音中一個人問耶穌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感興趣的,讓我們聽聽:
耶穌向耶路撒冷走去,在經過的城鎮和鄉村教導人。有人問祂:「主啊,只有少數人會得救,是嗎?」
在耶穌的時代,在猶太人的世界裡,救恩的問題引起極大的興趣,引起很多有關救恩意味著什麼的討論,誰是被救贖的,救贖和復活,復活被理解為回到此世的生命,自然不再有痛苦,不再有不幸和疾病,只有圓滿的喜樂。那些上主認為配得這復活的人將被救贖。
什麼時候、為什麼在以色列開始講論復活?其實開始的很晚;以色列人不像埃及人總是相信來生。只是在第二世紀初他們才開始講論復活。就是當外邦的Seleucid王開始迫害那些想要保持對法律五書及其傳統保持忠實的人,他殺害那些不擁護他們新的宗教提議的人。然後,他們問自己,按照祂對先祖父和先知的許諾,天主何時將在這個世界上開始祂的王國,一個和平、喜樂、和正義的王國。義人,尤其是殉道者他們將不會得到這樣的喜樂嗎?他們的答案否定的。上主將使他們復活,這樣他們就可以參與祂的王國;祂將使他們重獲生命。
在以色列歷史的某些時刻,這期待,這默西亞的希望以一種特別鮮活的方式感受到。在耶穌的時代,相信復活是少數人的信仰。聖殿司祭,撒杜塞人,他們不僅不信復活,而且還取笑它。我們記得當他們去耶穌那裡問祂,一個婦人在世上有七個丈夫,然後他們都死了;當她復活後,要屬於哪個丈夫?他們說的時候面帶微笑。這復活,回到此世的生命,是不可能的。
而法利塞人相信復活。問題是誰能復活誰將得救贖,只有一些人…所有亞巴郎的子孫…甚至外邦人中的某些義人?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問耶穌這個問題。法利塞人相信所有遵守法律五書的人將得救贖,即他們將被復活。我們記得當耶穌告訴瑪爾大:「你的兄弟將要復活」時;瑪爾大說:「當然,我的兄弟是一個義人;他當然要復活。」耶穌告訴她,這不是我帶給世界的復活,不是回到此世的生命,而是顯示我已給這個世界帶來的永生。這永生已賜給所有的天主子女。但他們認為這救恩將不會救贖邪惡和不虔誠的人。
我們記得七位年輕的瑪加伯的母親,一個一個地鼓勵她的兒子們不要屈服於Antiochus的提議。最後,她轉向統治者說:「惡人,你將不會有份於義人的復活;你將得不到救贖。」啟示錄認為只有少數幾個人將得到永福。厄斯德拉第四部書,也許是啟示錄中最有名的,說這個時代,即目前的時代是由至高者為大眾創造的,但未來的時代只是為少數人所預留的;很多人被受造,然而,只有少數人得救。唯一得救的方式-所有人就此都贊成的是-忠於實踐法律五書的規定。所以,救恩靠的是每個人的努力;這是在生命的末刻獲得的獎賞而且是給與那些配得的人。
那位問耶穌問題的無名氏不認為救恩是一個獎賞;其實,他問的很清楚;他沒有問,是不是遵守法律五書的少數表現好的人將得救,而是問是否少數人要得救,他明白救恩是賜予的一個禮物。他的意思是只有少數幾個人允許他們自己被救贖嗎?他明白救贖不是在生命末刻的報酬;而是一個禮物。然而,他犯了一個錯誤,一個甚至今天很多基督徒犯的錯誤。認為救贖是生命末刻才到來是很危險的。當那些人好好表現,遵守誡命、沒有犯大罪,(或者即使犯了大罪,他們告明瞭),最後,上主給他們一張去樂園的票,他們就得救了。
這不是耶穌所講的救贖,這種救恩的詮釋引起了很多的爭議;有討論說是否所有人都去樂園?或者一些人要下地獄…很多人會下地獄嗎?有人看到他們墮入地獄就如秋天的落葉一樣;有人說至少猶達斯下了地獄。我們別再談論這個了,因為耶穌講的不是這個救贖。為耶穌而言,救贖不在生命的末刻;天父確實歡迎祂所有的子女進入祂的懷抱。
然而,耶穌邀請我們進的天國不是在生命的末刻;而是在今天,耶穌願意我們讓自己被祂的生命提議所救贖。所以,我們必須讓自己得救,即擁護祂的真福。我們記得上主日福音的結尾耶穌感人的建議,當祂說在你的對手把你帶到法官那裡之前立刻與他和好;你必須與你覺得是你的對頭的福音和好,福音不讓你做你想做的事;福音的提議對你要求非常嚴格。立刻擁護她們;讓他現在救贖你,如果你等到最後就太晚了。
所以,不要問耶穌是否有很多或少數人允許他們被救贖;答案就在我們眼前。不幸的是,只有少數幾個人他們接受了福音的提議,少數人信賴她的真福,或者忘記了他們要成為弟兄姐妹的僕人,少數人接受分享他們的財物,不囤積把一切都用於窮人的需要的提議。讓我們想想幾周以前聽過的福音,耶穌對小小羊群說:小小羊群,不要害怕,變賣你的所有,施捨給窮人,給你做一些不會變舊的口袋。「」是小小羊群,耶穌知道。祂說:「現在就讓你得救,把你的所有施捨給窮人。
我們支持祂的真福不容易;支持這世界的真福為我們更容易,耶穌告訴我們:「不要把你們的生命賭在短暫的東西上,而是要靠可以長存的愛,讓你馬上得救。「讓我們聽聽耶穌如何回答那人問祂的問題:
祂回答:「你們應竭力進窄門,我告訴你們,將來有很多人想進去,卻不能。
耶穌回答他們的問題;祂熱衷於清楚闡明一個人現在如何立刻進天國;一個人如何成為祂的門徒並堅持下去。祂用了三個圖像來表達。第一個:得救,你們應竭力…翻譯為「竭力「 不對。應該是你必須拼搏;'Ἀγωνίζεσθε'這個希臘動詞用於體育競技;如果你想要得救就要努力拼搏。
這是聖保祿在《格林多前書》第9章中也講到的搏鬥,他用賽跑的圖像和競技場上的搏鬥,祂說:「你們豈不知道在運動場上賽跑的,固然都跑,但只有一個得獎賞嗎?你們也應該這樣跑,好能得到獎賞。凡比武競賽的,在一切事上都有節制;他們只是為得到可朽壞的花冠,而我們卻是為得到不朽壞的花冠。然後,他舉了自己的例子:所以,我總是這樣跑,不是如同無定向的;我這樣打拳,不是如同打空氣的;我痛擊我身,使它為奴,免得我給別人報捷,自己反而落選。
「所以,這是一種內在的搏鬥,不是發生在外在的;這是我們所有人都經驗到的衝突在讓我們縮回到滿足私欲與催迫我們的聖神之間的掙扎,聖神的聲音催迫我們去愛、為我們的弟兄考慮。這是一種艱難的衝突;如果我們沒有經驗到這種內在的衝突,說明我們還沒有明白福音要求我們的是什麼。
當然,如果我們把對基督的擁護減到某些熱心敬禮,我們將不會經驗到任何內在衝突;我們甚至會帶點懶惰地去做。耶穌在瑪竇福音第11章告訴我們:「天國是以猛力奪取的,以猛力奪取的人,就攫取了它。」你必須以猛力對付你的自私。懦弱的人對付不了。認為不需要面對這種內在掙扎就可以進天國的人是被哄騙了。甚至耶穌也經驗了這種掙扎,讓祂一直堅持忠於聖神的聲音是很難的。
第二個圖像:如果一個人想讓自己得救必須要經過的窄門。進入窄門,只有一條路;你必須讓你自己變小。讓我們倒回到路加福音的前幾頁。現在我們在第13章。如果我們回到第9章,我們看到門徒間彼此爭論問耶穌誰是最大的?他們之間彼此爭論因為他們都想作老大。耶穌帶來一個小孩子並告訴他們如果他們想成為最大的,就必須變得像小孩子一樣,祂叫小孩站在自己身旁說:「因為你們當中最小的,就是最大的!」如果你們想富有、想囤積財物,如果你想升遷,受服侍,你就太大太肥胖,你將永遠進不了天國之門,救贖之門。你將不再是基督的一個門徒,或者你只是徒有虛名而已。
第3個圖像:門前的人群。在門前有一大堆群眾想要進去,但也許總是很「大」,總是在門前,然而,有些人變小了就進去得救了。所以,區別在於真門徒之間,他們跟隨基督,接受祂的人的提議,這些人是少數。很多人受到福音的吸引而站在門前;他們欣賞耶穌所做的和所教導的,但他們留在門那裡。這是我們在今天的教會內看到的現實。人群仍在那裡,很多人都稱他們自己是基督徒,他們也確信他們確實是並屬於被救贖的那群人。耶穌邀請他們反省因為這可能是個錯覺。現在耶穌以一種威脅的語氣跟這些人講話是為了救贖他們。讓我們聽聽:
一旦這家的主人起來,把門關上,你們卻站在門外敲門說:『主啊!給我們開門吧!』可是祂回答你們說:『我不知道你們是哪裡來的。』你們就開始說:『我們曾與禰一同吃喝,禰還在我們的街上教導我們呢!』但祂說:『我不知道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所有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某個時刻,主人起身關上門。耶穌引入這一幕是為了讓我們聽那些站在外面假裝要進去的人的原因;他們相信他們有權力參與宴席。那些在外面的人是誰?讓我們試著識別他們因為他們可能就是我們。首先,他們如何稱呼主人?他們不稱祂耶穌;經師和法利塞人稱祂為耶穌。他們稱祂為「主。」 這是基督徒對復活的那位的稱呼。經師,大司祭,稱祂耶穌,那個,那人,那騙子。只有基督徒稱祂為主,那些被遺漏的人,是受過洗的,他們驚訝他們被遺漏了;他們認為他們有合理的證件,其實他們拿出兩個憑證來證明。
第一:我們曾與禰一同吃喝。這顯然是指聖祭;我們是團體的成員,我們參與主日的禮儀,參與彌撒聖祭,我們聽到了禰的話,禰在我們的街道上教導我們,我們不是從遠方來的,我們總是在禰的家裡;禰怎麼不承認我們是禰的團體的成員呢?原因在於知道福音的提議還不夠;以生命作見證是必需的。如果沒有這樣的見證,即使領聖體也成了虛偽的舉動。因此即使是受過洗的人也會被遺漏在天國之外。不難猜到是什麼促使聖路加給我們記述這一幕並用嚴厲的言詞因為他們的團體被厭倦、世俗、以及和天主關係不錯的設想所滲透,他們傲慢,確信好的意向就夠了,救贖可以廉價獲得。
路加意識到為很多的基督徒,危險在於幻想屬於天國而現實是他們仍在外面;他們是受過洗的人,他們不讓自己被救贖;他們仍以他們原來作外邦人時的方式管理世物;他們繼續像外邦人那樣對待他們的僕人、他們的奴隸,那個時候有很多富有的基督徒有奴隸,他們本應把他們當作弟兄姐妹,但他們繼續把他們當作奴隸。
聖路加說這些人在天國之外。其實,用這群人的話說,當他們提出自己的理由時,他們只是說他們履行了宗教禮儀;他們所說的是宗教的禮儀;在他們的話中沒有提到對弟兄的愛、生命的禮物,為有需要的人提供財物…沒有。他們只是說:「我們參與了禮儀,我們聽到了禰的話」;是的,但是實踐愛的生命在哪裡呢?我要說他們是無信的實踐者因為相信就是要把自己的生命投在福音的提議上。這就是令人安心的宗教禮儀的危險它使人的良心麻痹,讓人覺得和天主關係不錯,但只是錯覺。
主人說,「所有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這是引用聖詠第6章說:「你們虛榮的人啊,離開我去吧!」這是翻譯。他們做的是天主不感興趣的無用的事。「離開」不是拒絕,「我把你送到地獄,」不是的。意思是小心你沒有什麼東西和我分享;耶穌不是在談論地獄。祂只是說那些沒有以生命去實踐祂的提議的人與祂無分,也與天國無緣。
現在讓我們看一下最後一幕,人可能會有危險被排除在宴席之外的一幕。讓我們聽聽:
當你們看見亞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和眾先知在天主的國裡,自己卻被遺棄在外,在那裡有哀號切齒!還有人會從東方和西方,南方和北方來到,參加天主國的宴席。所以,看,後來的將要領先,領先的將要落後。」
我們聽到的耶穌的話非常嚴厲,在路加福音中我們聽到這樣的話有點驚訝。我們通常在瑪竇福音中聽到這樣的話,其中常談到地獄的火,這種悲痛的哀號切齒重複了六次。在聖路加福音中,只一次提到地獄,沒有提地獄的火,只有一次,在我們剛聽到的同一段裡。他也借用了哀號切齒的圖像。他為什麼借用這圖像呢?顯然,他覺得需要給他的團體一個當頭棒在他的團體中,他注意到有的受過洗的人無意識地重新適應外邦人的生活。如果他們不立刻意識到這一點,路加說,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失敗時,他們終將哭泣。
他們認為他們是基督徒,他們得救贖了,但實際上,他們回到了外邦人的生活。在那裡要有哀號切齒…這拉比的圖像是什麼呢?這是那些太晚意識到他們錯了的人的憤怒的記號。對這些騙自己有權屬於天國卻留在外面的人說了威脅的話之後,他們的祖先作為第二組人入場了,當你們看見亞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和眾先知;然後還有從世界各地來的一大群人。
這些人是誰呢?在他們中間,確實主要是受過洗的,那些認真對待福音的人他們以生命為福音作證。但在這群人當中,也許有很多沒聽過福音的人,但如果他們已經參加了天國的宴席,說明他們經過了窄門,即他們作了弟兄的僕人,他們變小了,才進去;他們聆聽了聖神的聲音,這聲音帶領他們去服務,去愛他們的弟兄。
我們要記住若望一書第4章的美麗的一段話:可愛的諸位,我們應該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出於天主;凡有愛的,無論是否是受過洗或沒受過洗都是生於天主,都是天主的兒子,因為天主是愛。「因此默觀這群有愛的人很美,儘管沒有聽到福音,他們卻受聖神推動,。
結論:「看,後來的將要領先,領先的將要落後。」耶穌在提醒我們要當心因為你們這麼幸運地找到了福音的寶藏,如果你不全力遵循並更負責,你會驚訝的發現有的沒受過洗的人也能做出英勇的愛的舉動。
祝大家主日好並過好新的一周。